加载中…
个人资料
城主夫人
城主夫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143
  • 关注人气:6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北京太平洋电脑城停业的思考

(2011-07-08 13:47:13)
标签:

城主夫人

大正电脑城

台湾

厦门电子数码街

诚信联盟

分类: 数码街的新发现

北京太平洋电脑城关停,对于我厦门数码街也有着启示作用!

 

IT的卖场过多导致客流分散严重? 

虽有很多声音认为太平洋事件,是由于北京的IT卖场过剩。但个人认为,太平洋数码电脑城停止营业与北京市海淀区对中关村的业态调整并没有太大关系。2001年在北京中关村看到的“太平洋数码电脑城” 与当时的海龙、鼎好电子城并称是中关村传统电子市场三强。当时电子市场没有像如今一样泛滥,电脑对于大多数家庭还算是“奢侈品”,因此在“货比三家”的思想下三足鼎立的电子城还都算是兴隆。十年后,中关村的电子文化以及影响力不断的增加,使得中关村不再仅仅是一个“电子市场”,更可定位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商圈。

 

然而“太平洋数码电脑城”天然的地理缺陷把它从“中关村世界”中分离出来。“太平洋”相对其他电子城比较独立,被“四环路”一刀隔开。无论是交通,还是周围配套的设施,更甚是“电子气息”都是无法与其他电脑城相比。对于消费者来说,“太平洋数码电脑城”:步行太远,开车难走,不好停车,再加上“e世界”的强势来袭,更是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的电子市场。纵观几家商城,均为卖场形式,除“e世界”外观稍华丽外,并无品牌商城等区隔因素,所以本人认为不可改变的地理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

 

厂家、商家增加店面才能保住竞争力? 

但北京的IT卖场确实过剩,此问题在厦门却也有着相似的情况。厦门IT行业店面过剩和商场过多的问题,现已越来越凸显。比方,前几天我们做了一个商家调查,发现到现今厦门很多商家无法盈利,除了在数码街比较集中市场外,其他地区的卖场过多也导致客流分散严重。也许不久的将来,厦门是不是也会产生第一个因为地理环境、商场过剩而退出的卖场呢?但是,卖场减少又是否就能完全解决商家的问题呢?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商家需要改变想法:与其到处开店,不如将一个店好好的做好做大!商家想扩大规模增加店面,很多时候是由于新商场在不同区域新设立,为不落人后参与竞争,所以就卡位开分店,但真正开后才知道,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成本扩张之下,利润和业绩并非相对成长。到头来变成开店赔钱赚辛酸,不但钱亏了,更把时间与生活品质也全赔了下去。

 

说到鼓励多开店,厂家也支持,这也是现今IT卖场一直存在的一个怪象:同一个品牌会在同一个卖场中设立多个摊位,且由不同的商家经营。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厂家为了同其他品牌更有竞争力,就不惜拿自己的商家来互相厮杀以达到制约商家和出货的目的。结果杀来杀去,就是杀到商家几乎无生存利润空间可言。 再由于IT代理商的门槛过低,且代理商的经营极为困难,结果就出现典型的“中关村转单销售模式”等等这类的欺诈行为。恶性循环,诚信危机四起,造成整个IT零售业的社会成本很高,最后受害的还是这个行业和所有消费者。

 

IT商场只是房东可以“渔翁得利”?

而对于IT商场来说,如果只为了出租场地、追求按月收取租金,那么这种商家与品牌的恶性竞争反而是商场可以“渔翁得利”的机会。因为店面越多商家来租,就可以收取越多的租金。但是,这绝对只是短期的。这种不顾商家死活、不顾整个行业发展的经营理念,只会加剧IT市场生态恶化,埋下更多危机。以大正电脑城来说,从10多年前创办起,就不是以图收取租金的“房东”姿态自居。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前来租店面的商家,而是包含消费者,甚至整个厦门数码街、整个厦门数码行业。当然,大正电脑城的经营服务也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适应市场趋势,不断改造、不断升级、不断完善,目光放得长远,规范商家引导消费者,保持不衰活力。

 

IT 产品不是买菜,商家要回到商道初心 

所以,个人看法是,商家要回到商道初心,先把自己店面做好为先,而不是盲目的扩张,买IT 产品不是买菜;那怕是买菜,也未必会就近买。到处开店,不但运营成本增加,客流分散严重,且在某些不肖商家恶性竞争下,市场诚信度下降,造成这个行业被誉为骗子集中地。商场也应做好引导,与商家、厂家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以战略伙伴关系强强联手,发挥最大竞争力;同时配合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规范买卖交易,建立消费诚信形象。如果能正本经营,适度利润,永续发展,让今后的IT卖场不再是讨价还价、你欺我诈的销售模式。这需要商场、厂家、商家和消费者及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的。

 

纵观北京中关村和厦门数码街皆有几大相同问题:

1、缺乏诚信,单纯逐利的市场氛围。

当商铺店面逐年倍数增加,甚至供过于求。商家在竞争激烈下,普遍采用低价竞争。但杀头生意有人做,赔本生意无人问,部分商家便会通过以次充好来转移低价产生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卖场的管理也很关键,管理不到位,问题就越来越多。

2、行业改造升级,市场优胜劣汰。

在电脑数码市场发展初期,许多商铺以摊贩的形式存在。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经营,在一定时期内顺应了市场的发展趋势。但这种松散的市场经营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使市场产生不良竞争,也加大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强度。电子数码行业应该是朝品牌经营,大店体验的方向发展。对于太平洋电脑城而言,在旧有的格局下,完成店面整合与升级困难重重。最后关停,除了政府的压力和自身经营问题,也是市场规律使然。

3.大店体验外,小店经营的可行性。

大店体验是消费需求的升级,小店经营当然也有它的市场存在价值。在数码街发展过程中,消费层次依然是多样化的。在大店可以倡导贴心服务,并提高导购员的专业素质,提升消费体验。小店经营,应该尽量避免销售同类产品的店面过多且位置相邻。否则很容易产生不好的竞争,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北京太平洋电脑城关停,对于我厦门数码街也有着启示作用:

规范诚信管理,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

大正电脑城早在多年前已首推《诚信联盟》和建立《消费者维权点》,但除了联盟的成立,“先行赔付”制度的执行,第三方单位的实质监督管理也非常重要。个人建议,应把个别卖场、电脑城的自立诚信联盟,提升到有电脑业商会主导,且有官方单位统一规范加盟管理之诚信联盟组织。并要求凡进入此行业的商家,绝对必需加入联盟。同时建立一套完善诚信问责与奖励制度.当商家出现欺骗侵权行为,联盟管理单位可进行先行赔付,并在事件处理后,也会相应处罚。真正落实维权及保护消费者和诚信商家的合法权益。3c数码业突出的是诚信问题。既有自律联盟,又有赔付措施,无论是在侵权的发生之前,还是发生之后都有章可循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厦门数码行业应率先在对外传播强调这样的诉求,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厦门数码街独一无二的诚信形象!

 

本文,在此也特别感谢厦门百源陈总和厦门电脑业商会副秘书长王涛所提供之部分宝贵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