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月的幸福之旅(12)-20091120
(2009-11-21 08:50:49)
标签:
城主城主夫人高雄荣总健康抗癌健康餐单口腔癌幸福之旅杂谈 |
分类: 二个月的幸福之旅 |
这不单是抗癌历程,更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是活在当下,更是迎向未来的幸福之旅!
第12天,疗程第10次,七周疗程,第二周完成。老公开始有些许的不适和情绪低落。前天他在车上跟我说,他终于明白有些久病的人为何选择自杀,可能真的是长痛不如短痛。让我听了心很酸,他一看我眼睛红了,就连忙说:开玩笑的啦。。。身为癌症病人的至亲,真的好难!
今天是星期五,也是回厦门看孩子们的日子,原本我以为这周可能得取消回去的行程,因为这两天老公因治疗而产生的副作用很折磨!但一早老公就忙着去买孩子们爱吃的东西准备带回厦门,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能嫁给这样的人。在他自己身体遭受病痛折磨时,还不忘疼爱孩子。这几天的饮食呢?因为进食有点困难,所以尽量是让想吃,能吃,就吃。。回到厦门,喝了点粥睡了一会儿,晚上九点多,老公还是坚持带着孩子们去潮福城饮茶,因为他觉得晚上喝粥,孩子们肯定饿了。虽然点了很多茶点,而他只能选择比较软嫩易入口的吃几口,但还是很开心!这种时刻,我想心情的愉悦肯定比吃重要!
早餐:
1。蔬果汁(梨1个,红苹果1个,西芹,奇异果)
早点:
9:00放疗后
1。肉粽1个
2。牛樟芝金线莲茶
午餐:
1. 香菇米粉羹
2.牛樟芝金线莲茶
晚餐:
1.蒜头鸡粥
2.潮福城茶点
認識放射線治療
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 |
放射線在癌症治療中的角色
什麼是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是利用具有穿透力的高能波光束或粒子光束來治療疾病,這些光束稱為放射線。
多年前醫師們就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能量來透視身體,以診斷疾病,大部份的人可能已經有看過胸部、牙齒、骨頭的X光照片。高劑量(X光檢查的好幾倍以上的能量)的放射線可用來治療癌症或其他疾病。
這些用來治療癌症的放射線是來自於特殊的機器或具有放射線的物質,放射線治療的裝置會把特殊數量的放射線作用於腫瘤或發生病變的部位。
放射線治療是如何發生作用的?
高劑量的放射線可以殺死細胞或阻止它們的成長及增殖,因為癌細胞的成長及增殖的速度比旁邊的正常細胞來的快速,所以放射線治療可以成功地治療許多種類的癌症。然而,正常的細胞在治療的同時也會受到影響。為了保護正常的細胞,醫師會仔細地控制放射線的部位及用量,並且將時間分散;也就是說,當專業人員在癌症的部位使用放射線時,也會盡可能的保護正常的組織,以使傷害減到最輕。
放射線治療的目標及好處是什麼?
放射線治療的目標是在盡量不傷害正常細胞的情形下將癌細胞殺死,事實上,大約有一半以上的癌症病人須要接受放射線治療,因此對許多癌症病人來說,放射線是他們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因為這些病人經過放射線治療或結合其他治療後,使癌症得以治癒。如同手術一樣,放射線治療也是局部的治療—只影響身體特定部位的癌細胞,有時候醫師會在放射線治療以外加入全身性的治療,像是化學藥物治療、生物製劑治療等,都是用來加強療效的方法。有時候可能會聽到醫師使用“輔助性治療”這一名詞,這是在主要治療之後所給予的附加治療方法。放射線治療經常與手術併用以徹底治療癌症,例如在手術之前使用放射線治療來縮小腫瘤的範圍,使得癌症組織容易切除;放射線治療也用在手術後進行,以阻止殘留的癌細胞繼續生長;醫師也可能選擇手術與放射線治療同時使用,這個過程稱為手術中的放射線治療,詳見第二章“體內的放射線治療”。對某些個案,醫師會放棄使用手術的方法,而採取放射線治療及其它的抗癌藥物(化學治療)來破壞癌細胞。放射線可以在化學治療前、化學治療期間、以及化學治療結束後使用,醫師會依據每個病人的癌症種類、部位及大小來衡量這些組合性的治療。在化學治療前及化學治療期間所使用的放射線治療其目的!
是使腫瘤縮小,以提升抗癌藥物的效果;醫師有時候會要求病人做完整個化學治療之後再使用放射線來殺死殘留的癌細胞。當癌症無法治癒時,放射線治療可以用來縮小癌症的體積,以減輕壓迫、疼痛、及其它的癌症症狀,這稱為緩和照顧,許多接受緩和醫療的癌症病人發現他們的生活品質變得比以前更好了。
放射線治療的風險是什麼?
前面已提及用來破壞癌細胞的高劑量放射線也會傷害到鄰近正常的細胞,所以有所謂的副作用發生,大部分的副作用所帶來的問題可藉著醫師及護士的幫忙來解決,通常醫師在決定做放射治療前,會先審慎的評估。
放射線治療如何進行?
放射線治療可分為體內及體外兩種方法。體外的放射線治療,通常是在醫院的門診就可執行。在體外的放射線治療中,機器會直接將高能量的射線透過各個不同的路徑集中照射在癌症部位。體外的放射線隨著機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功能,有些適用於治療皮膚表層的癌症;有些則適合深層的癌症,最普遍使用的放射線治療裝置是直線加速器。有些放射線治療裝置使用不同的放射線物質(如:鈷—60)來作為高能量射線的來源。醫師會決定哪一種的機器最適合你。當使用體內的放射線治療時,放射線的來源是放置在身體內部,這種放射線治療的方法稱為近距治療或植入式治療。放射線的來源如:放射性碘、鐳、銫等等,是密封在小的容器中,這些植入的物品包括細的金屬絲、塑膠試管、膠囊或種子,他們會直接置入腫瘤或體腔內,有時候在使用手術將腫瘤切除之後,這些植入的物品會直接放在原腫瘤的部位,用以殺死殘留下來的癌細胞。
另一種體內的放射線治療方法是口服或注射非密封性的放射線物質,如果是採用這種治療方法的話,必須要住院幾天。
誰來執行放射線治療?
放射治療醫療小組會依病人的狀況,設計放射線種類及劑量,團隊成員包括:
. 放射腫瘤醫師
. 醫學物理師
. 劑量師
. 放射線技術師
. 腫瘤護理師(護士)
. 其他: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社工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員。
放射線治療的費用昂貴嗎?
在全民健保的給付範圍內,病人不須自付費用。
體外放射線治療
醫師如何安排治療計畫?
放射線治療的高能射線有許多不同的來源,包括X射線、電子光束、或者是鈷—60γ射線,國外有些癌症治療中心會使用特殊的儀器來產生中子或質子光束。高能量的放射線治療深部腫瘤,低能量的電子射線可用來治療表淺組織如皮膚上的病變。
定位:
在執行放射治療前,必須先做生理及病灶部位的評估,並做好照射部位的定位工作。在評估的過程中,會使用電腦斷層掃瞄或其他影像判讀以決定放射線治療的方式,同時會進行防止身體移動的模型或儀器的製作,如此可以確保在治療時體位的固定及正確性。
醫師會在治療部位的皮膚上用永久性的墨水做記號,如果標記褪色的話,請告訴操作人員將記號加深,以便維持正確的照射部位。醫師會決定給予多少劑量的放射線、使用何種機器、以及需要分為幾次的治療。
治療期間,醫師和其他醫療團隊的成員會評估治療的反應及接受狀況來修正治療計畫。
如果你有任何副作用或不尋常的症狀出現時,請告訴治療小組的護士或其他相關人員。
治療需要花多久的時間?
放射線治療通常是每星期連續做五天,共須花六或七個星期,如果是為了減輕症狀而做的治療時,因為劑量的關係,治療期間比較短,通常只須二到三個星期。所需的放射線總劑量及治療的次數是取決於癌症的大小、部位、種類以及病患的健康狀況、及其他的藥物治療的情形。每天使用小劑量的放射線會比大劑量的使用較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而週末的休息則有助於正常細胞的復原。
治療是怎麼回事?
為了在治療時方便起見,最好穿著寬鬆易脫的純棉衣物。操作人員會依據皮膚上的標記作為接受正確治療的部位,雖然實際上的治療只有1到5分鐘而已,病人可能是坐在特殊的椅子或躺在平台上。但是可能要在治療室裡待上10至30分鐘。體外的放射線治療並不會痛,就像是做X光檢查一樣。
操作人員會在病患身體的不須接受照射的部位放上特殊的屏蔽,用來保護正常的組織或器官。體位固定模具有助於病患接受治療時保持正確的姿勢。在治療期間必須保持相當的安靜不動,才能每次都照射在相同的治療部位上。但不需要摒住呼吸,只要像平常一樣即可。
在開始治療之時,操作技師會先離開治療室。放射線的機器是在室外控制操作的,病患可以經由電視螢幕看到控制室,或許病患會覺得孤單,但是要記住操作人員是可以看到且可透過治療室裡的對講機和病患通話的。如果在治療期間感到不舒服的話,必須立即告訴操作人員,因為治療的機器可以隨時停止,待將問題處理後,再評估是否繼續該次的治療劑量。
放射線治療的機器體積龐大,而且當它們在病患上方移動時會有較大的聲響,剛開始時它們的體積及聲響會令人覺得不安,但是這些機器都是安全無虞的。
什麼是手術時的放射線治療?
手術時的放射線治療是把手術和放射線治療結合在一起。外科手術會先盡可能把腫瘤切除,在手術傷口縫合之前,送到加速器以電子線直接照射在原腫瘤及周圍可能有癌細胞散佈的部位,以期控制殘留的癌細胞。
什麼是治療的副作用?
當病人每次結束體外放射線治療後,因為放射源是在機器上,病人是不會具有放射性的,因此不需要因為在接受治療而避免與其他人接觸,例如擁抱、親吻、或其他親密的性行為等,都不用擔心。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大部分和接受治療的部位有關,許多的病人完全沒有產生副作用。不過在治療期間有任何不尋常的症狀出現,例如咳嗽、盜汗、發燒或疼痛等現象時,務必告訴醫護人員。雖然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會令人覺得不舒服,但是通常不會很嚴重,而且可以經由藥物或飲食加以控制,雖然有些副作用會持續較久,但是一般都會在治療結束幾週內就消失。在治療過程中,醫師會定期評估治療的效果,而病人通常注意的焦點可能是在疼痛感、出血或其他不適;當療程完全結束後,病人將會感受到症狀的減輕及疾病的改善。治療期間最須要做的是定期血液常規檢查,以確認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數量,做為放射線治療是否繼續進行的依據。
治療期間的自我照顧
放射線治療的反應,會因人而異,這就是為什麼醫師需要為病人做個別性的醫療計畫,而醫療團隊成員也會為病人提供一些副作用發生時的簡易自我照顧方法。此外,幾乎所有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病人都需要特殊的照顧以維持身體在最好的狀態下,以利治療的成功,因此,下面有一些建議提供給放射治療病人參考:
1.
在治療開始之前,要讓醫師知道目前已經在服用的藥物,以及是否有藥物過敏的現象。在放射線治療期間,不要在沒有告知醫師或護士的情形下服用任何藥物(包括處方用藥及其他成藥)。
2.
在放射線治療期間會有疲倦感是很正常的。因為治療的過程中,身體會大量的消耗能量,所以會產生疲憊的現象,故需要有充份的休息及足夠的睡眠。在治療完全結束,疲倦的感覺大約會在4~6週後獲得改善。
3. 良好的營養很重要。要攝取均衡的飲食以防止體重下降。
4. 在補充維生素或草藥之前,請先和治療的醫師討論。
5. 避免在治療的部位穿著緊身的衣物。
6. 要仔細照顧治療部位的皮膚:
.詢問醫師你是否可在治療部位的皮膚上使用肥皂、乳液、芳香劑、防曬油、藥膏、香水、化妝品、滑石粉、或者是其它的物品。
.在治療部位穿著寬鬆的棉質衣物。
.不要在治療部位穿硬或緊繃的衣服。
.不要去抓或擦洗接受治療的皮膚。
.不要在接受治療的皮膚上使用具有黏著性的膠布,如果一定要的話,要使用紙膠,並且盡量避開治療的部位。護士會幫助你做包紮的動作,以免造成治療部位發炎。
.治療的部位僅可使用微溫的水洗浴,不要在該部位使用熱敷或冰袋。
.如果你要刮除治療部位的毛髮,請先用剪刀小心剪短後,使用電動刮鬍刀,但是要先經過醫師或護士的同意。同時,不要在治療的部位上使用刮鬍膏或除毛膏。治療部位應避免太陽直射,因此在出門之前要先保護好治療部位的皮膚,如撐傘、穿著長袖衣物,並且在每次執行放射線治療之前不要在治療部位塗防曬油 ;任何油膏或藥膏需要塗抹在治療部位上時,皆須事先詢問醫護人員。
.有任何關於治療、副作用、居家照顧或其他醫療相關問題時,請詢問醫師或護理人員。
副作用的處理
每個人都一樣會有副作用嗎?
放射治療副作用的發生與否、嚴重度如何,會因治療部位、劑量及病人個別因素而有所不同,不過,大致上可分為急、慢性反應這兩種,急性副作用又稱早發性副作用,可能在照射開始到治療結束後數週發生。慢性副作用,又叫作“遲發性副作用”可能會持續數月,數年或永久性的。比較常見的早期副作用如疲倦,照射部位皮膚顏色改變等,比較特殊的副作用,則有如頭部的放射線治療會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脫髮。食慾方面可能會受到口腔、胃、腸反應的影響而變差。值得慶幸的是,大部份的副作用,將會隨時間而消失,如果在治療期間實在很不舒服,醫師會考慮中止治療或調整劑量以減輕不適。
副作用會使活動受限嗎?
一般而言,活動受限與否,是依據病人副作用的情況而定,大多數的病人仍能照常工作、作飯、維持平常所喜愛的活動,有些人則覺得須要比平常更多的休息,及減少工作量,此病人應自己量力而為,不要把自己累壞了。在受限方面,醫師可能會提醒病人不要對治療部位過度刺激。此外,有些病人仍可依自己的意願來從事親密的行為。總而言之,病人如果感到比平常“累”,那是正常的。
為何會有疲倦感及應對方式
癌症病人經常會有全身無力,能量盡失的感覺,其真正的原因不明,但有可能是治療附帶的副作用,如白血球減少、失眠、疼痛、食慾不佳等所致。有些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療數週後才開始有疲倦的現象,可能是個體應付細胞修復的須要,而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也有可能疲於疾病所帶來的壓力,然而這些無力感都會在完成治療後逐漸恢復。因此,病人在治療期間,要自我調節一下步調,如果在未生病時的工作量之下會有疲倦感時,就要減量、多休息,增加睡眠時數及提升睡眠品質,在疲倦時就小睡片刻,切記不要強迫自己作息能如往常,因為儲備能量是恢復疲勞的不二法門。
如果成天懶洋洋的休息,頗覺無趣,則可以和治療小組成員或病友們討論,在這段治療期間,所能做的簡單式的運動有哪些?是否須要受限?等問題。如果是全職工作者,就必須在工作時數上與主管商量作個調整,而兼差性質工作者,可以考慮是否可以將工作帶回家中處理?總而言之,是否維持日常作息的問題,例如,家事的分配,購物的問題,小孩的照顧等等,都可以向家人或鄰居求援。
如何看待皮膚的問題?
放射治療部位的皮膚通常會有曬傷似的發紅或過敏反應的現象,在治療數週後,皮膚會變得乾燥,此時可以向治療小組成員如醫師或護士請教如何處理皮膚搔癢等相關的問題。有些放射治療會使皮膚呈現“潮濕反應”特別是在皮膚皺摺處,此時皮膚會變成又濕又痛,所以當發現皮膚有這種現象時,應通知治療小組的醫師或護士儘早處理,以預防該處皮膚破皮而引發感染等嚴重問題。
總之,在放射治療期間,要善待治療部位的皮膚,我們的建議是:
1. 避免刺激性物質接觸皮膚。
2. 清洗時,使用溫水及“中性”肥皂(如嬰兒用肥皂),洗完後請用乾淨棉布將水份“吸乾”。
3. 請著寬鬆衣物。
4. 請不要在照射部位及附近的皮膚做搓、揉、掐等可使皮膚破損的動作。
5. 請不要在照射部位的皮膚上使用熱敷袋及冰袋。
6. 為了減少皮膚的刺激,請避免使用任何粉劑、霜劑、香水、體香劑、潤膚油(軟膏、乳液或成藥)等。
7.
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外出時須著長袖、長褲、打傘或戴帽子、太陽眼鏡與防曬措施,即使治療已經結束,防曬措施仍須持續,至於要多長的時間,則須請教治療小組的醫師或護士。總而言之,所有的放射線治療所引起的皮膚上較大的反應都會隨著治療完成後的時間而消失,儘管如此,有的病人膚色可能會看起來比以前稍微暗一些,對陽光的敏感度也會增加。像這樣的病人則必須繼續避免太陽曝曬。
毛髮掉落時要怎麼辦?
放射治療會使照射部位之毛髮脫落,例如,照射部位是髖骨就不可能是掉頭髮;如果照射部位是頭顱,就有可能掉些許或整頭。有些病人在完成治療後長回來的頭髮可能更黑、更柔,至於長回的多寡,會受放射治療劑量及種類的影響。
如果擔心在頭髮沒長回來之前造成困擾時,可以依須要使用頭巾、圍巾、帽子或假髮,如果是計畫用假髮,可以在治療前就去訂製與原來自己色澤相近,適合自己的款式,以免到要用時,又不方便外出購買。
如何處理放射治療所引起造血功能的改變?
放射治療會使白血球及血小板降低至正常值以下,大劑量的放射線更會使紅血球也受影響,因此治療期間,醫師會定期做血液成份檢查,以便調整治療的劑量或時間。
放射治療期間“吃”方面的問題
從治療開始,可能一個星期內體重掉0.5~1公斤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此時,食慾減退,攝取不足,消化、吸收也出現問題,但是也要試著吃足夠促進組織修復的營養質、量兼具的食物,病人最好每週量一次體重,以做為監測的指標。
因此向營養師、醫師或護士請教,要如何少量多餐、多樣,並能獲得均衡的營養,以維持體重是很重要的。
有的病人可能會因治療引起的疲倦,味覺的改變、疾病的壓力、等等因素,而對食物興趣缺缺,這些現象一定要讓醫師知道,以便提供改善食慾的藥物。
以下是維持體重的一些建議:
1. 即使是非用餐時間,餓了就吃。
2. 不要拘泥於一天三餐,可採用多吃幾次,每次少量的吃。
3. 進餐時的環境:選用柔和燈光,不吵雜的音樂,淡色的桌巾,總之有助於用餐的條件,任由自選。
4. 試用新菜單,此外如果喜歡有伴一起用餐,則家人和朋友是最佳人選。或許邊吃邊聽廣播或看電視節目也是好方法。
5.
如果有邊用餐邊小酌(喝酒或啤酒)的習慣者,應該向醫師報告,因為酒精會使放射治療的副作用變得更糟,特別是軀幹以上,如食道、肺、頭、頸部之放射治療。
6. 如果有人要為你準備食物,不必客氣,直接告訴對方你要吃什麼。
7. 要密切注意飲食衛生,進食時須細嚼慢嚥。
此外,如果實在無法讓食量增加,那麼就必須設法在每次“吃”時,選擇熱量高的食物,以下的建議是:
1. 使用奶油配方。
2. 多喝湯汁或牛奶,比光喝白開水好得多。
3. 食用奶昔及蛋類製品或在兩餐之間補充流質營養配方。
4. 在喜好的蔬菜口味中,加些乳酪等奶製品。
有些病人也發現自己在治療期間,喝流質比固體食物來得輕鬆,如果個人亦有此感,則可自製飲料,來做營養補充,如奶粉,優格、蜂蜜等。
放射治療期間也會影響個人情緒嗎?
雖然放射治療本身不會直接發生精神壓力,但是會間接改變荷爾蒙的平衡或因治療引起的疲倦,因此,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治療期間病人多少會有情緒的變化,例如,焦慮、憂鬱、害怕、憤怒、孤獨、無助、挫折感等,至於在治療開始多久會發生,每個人都會發生嗎?答案是“因人而異”的。
當有以上情形出現時,一定要尋求資源,例如,要好的朋友、家人、教友、病友、護理人員、社工員或心理諮商專家等等,與他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並且運用一些冥想、放鬆心情的技巧,以疏緩這些令人不愉快的情緒。
頭頸部的放射治療會有哪些副作用?
頭頸部放射治療的病人,最常出現的是照射部位皮膚發紅、刺激、口腔乾燥、粘膜破損造成疼痛、唾液粘稠、吞嚥困難、味覺改變,噁心等副作用,除了會發生營養失調外,也有病人主訴耳痛(可能是耳垢變硬)也有病人發生下顎腫脹或皮膚下垂,這些皮膚組織改變可能會有纖維化的現象出現,而影響張口受限的問題,因此如果有頰部緊緊的感覺時,要請教醫師或護士,提早作頰部運動,例如,一面用溫毛巾將頰部肌肉溫暖,一面做張口、唱音符的口型活動使口腔在各個角度下,張大到儘可能的程度。除此之外,頭頸部放射治療的病人須要注意的照顧項目分述如下:
一、 口腔護理:
在開始作治療之前,放射腫瘤醫師會先會診口腔或牙科醫師,以處理蛙牙(齲齒)或做口腔完整性的評估,以免治療後產生不愉快的副作用,在治療期間口腔照護的守則是:
1. 使用軟毛牙刷,每天刷牙四次,特別是進食過後及睡前。
2. 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止牙齒琺瑯質剝落。
3. 使用上腊的牙線,去除齒縫間的食物殘渣。
4.
在刷牙後,可用溫鹽水(鹹度與菜湯相似即可,不可太鹹)含漱,達到潤濕口腔的效果。如果在完成治療後,仍持續有口乾的情形,請和醫師討論,通常單純的氟膏使用方法,是在睡覺前,將氟膏塗於載氟器再套到牙齒上,將牙齒上下咬合,使氟膏充份覆蓋於牙齒上,再將多餘的氟膏輕輕吐掉後,就直接就寢,因此使用氟膏後就不可再進食或刷牙了。
二、口腔與喉嚨疼痛問題的處理
口腔或喉嚨疼痛的症狀,可能在體外放射治療開始的第二或第三週出現,而且絕大部份可能在一個月或完成治療後消失,這段期間可能會因口腔乾燥而吞嚥困難,此時一定要告訴腫瘤或牙醫師,好讓他們開合適的藥方,處理不舒服的感覺,如果是用假牙,這時應取下休息,因為放療時可使牙齦水腫,而此時假牙覆蓋的牙齦受擠壓,有可能受傷破皮而引發嚴重疼痛、感染,更直接影響傷口的癒合時間。此時,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功能比平常差一些,所以才會覺得口乾,因此,準備一天要喝的飲料、湯汁(不可太鹹)放在冰箱,每次小量啜飲,保持口腔潮濕,此時也可吃一些無糖的糖果或嚼無糖口香糖,不可抽煙及飲酒,避免過熱及刺激性的食物,減少口腔組織的受傷,如果嘗試這些方法都失敗,必須請醫師使用人工唾液,或刺激唾液腺分泌的藥物來減輕這種不適。
以下是給有口腔或喉嚨疼痛者在進食上所作的小提示:
1. 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
2. 將食物烹煮到鬆軟、大小適中,易於入口及吞嚥。
3. 避免辛辣或過燙食物,減少口腔粘膜的刺激及損傷。
4.
當口腔或喉嚨有灼熱感時,可以準備一些流質放在冰箱中,涼了再喝,但是仍須要足夠的熱量。目前市售的營養配方,可以在請教營養師或醫師之後選擇使用,以防止體重減輕。
5. 嘗試更換新的食物或改變烹調方式,來增進自己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