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丽敏:《红楼梦》程乙本版本研究综述

(2015-09-01 19:44:20)
标签:

文化

分类: 曹雪芹脂硯齋與紅樓夢

王丽敏:《红楼梦》程乙本版本研究综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32014,王丽敏。

摘要: 结合学者著录和各家论文、论著研究情况,知目前能看到的《红楼梦》程乙本版本多达26种,并以收藏地和收藏人为其命名。迄今为止,学界对程乙本版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正程乙本”“混装程乙本”“程本版次”及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订过程、方式、结果等问题上,研究成果卓著,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红楼梦》程乙本;版本版次;研究综述作者简介王丽敏,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081 )

 

程乙本是《红楼梦》版本演变史上一部重要版本。这不仅在于它和程甲本一样是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版本,更在于它在文字上,是程伟元和高鹗在发现程甲本“间有纰缪 ”[1]的基础上,重经校勘而形成的一种新版本。20世纪初,经由胡适先生的大力宣传和肯定,有关程乙本版本研究的工作逐步展开,虽起步较晚,但取得了不少显著成果,同时亦存在有待深入开拓的空间。为此,笔者披沙拣金,略述程乙本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期促进对程乙本版本的进一步探讨。

 

一 、 程乙本版本系统

研究程乙本版本,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程乙本,以及现今存世的程乙本系统存在哪些版本。

乾隆辛亥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有感于《红楼梦》“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读者颇以为憾”[2],用木活字摆印了百廿回《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次年( 1792) ,鉴于“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113的情形,二人又进行了第二次摆印,并加写了一篇“引言”。这两次摆印的本子被胡适分别称为“程甲本”和“程乙本”。

对于现存的程乙本版本,一粟先生在《红楼梦书录》(简称“一粟著录”)中记载了3;后来,胡文彬先生广泛搜罗,在其所著《历史的光影———程伟元与〈红楼梦〉》(简 称“胡文彬著录”)中著录了20种程乙本版本。同时,其他学者在自己的论文或论著中,也提到一些程乙本版本。综合各家记录及笔者的查访,现今流传下来的程乙本共约26种。其中胡适自藏程乙本下落不明,实际有明确藏地的约25种。至于各种程乙本的命名和简名,各家所记又有不同,今统一以收藏地或收藏人命名并著录如下。

1.胡适本。此即胡适当年所收藏的程乙本。胡适在匆忙离开大陆时并未带走,此后便难寻其踪。至于此本是否为下列著录的某一版本,有待考证。

2.郑本。郑振铎旧藏本,现藏国家图书馆。胡文彬著录曰:“郑振铎原藏,钤有西谛藏书印章。这部程乙本第54回第5A面天头上钤有‘祥泰字号’(阳文圆印)和‘东厂扇料’(阳文方形印) 字样,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程甲本用纸相同。”[320

3.国图本。现藏国家图书馆。胡文彬著录曰:“函套破损严重,签上署‘风月宝鉴’,内有破损处抄补。程序为补抄,内有朱墨笔批语和朱笔句读。其每册有‘诗文’汉译册数标记。”[3]拍卖本。未见著录。此本曾于2011917日在天津立达拍卖公司的古籍拍卖会上进行拍卖。据任晓辉先生告知,此本现应藏于私人手中。

5.北大A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胡文彬著录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二部。疑其中有胡适原藏本。”[3

6.北大B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胡文彬著录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二部。疑其中有胡适原藏本 。另一本中有抄配。”[3

7.吴本。吴晓铃旧藏本,现藏首都图书馆。未见著录。刘世德先生的《四种〈红楼梦〉程乙本的差异》一文涉及此本。

8.人大本。现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胡文彬著录。

9.北师本。现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胡文彬著录。

10.人文本。现藏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胡文彬著录。文雷《论程丙本》一文涉及此本。

11.中本。现藏中国书店。胡文彬著录。中国书店于2011年将其分为上、下两册影印出版。鉴于上、下两册阅读的不便,中国书店又于2013年推出了高仿真影印版。

12.津图本。原为著名藏书家李盛铎先生旧藏,后辗转至王利器先生处,现藏天津市图书馆。胡文彬著录。黄山书社于2012年将其厘为四函十八册影印出版。

13.上图本。现藏上海市图书馆。未见著录。顾鸣塘先生《论新发现的〈红楼梦〉第三次程印本》对此本有详细介绍。

14.陈评本。清代陈其泰评点本,现藏杭州市图书馆。胡文彬与一粟均著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于2001年影印出版,题《红楼梦(程乙本)———桐花凤阁批校本》。 因“陈评本”之名为学界熟知,故以此名之 。

15.杭图本。现藏杭州市图书馆。胡文彬著录曰:“杭州市图书馆藏本,一部。第9回第4页天头背面钤有朱文圆印‘祥泰字号’、白文篆字方印‘东厂扇料’。”[3

16.绍兴本。现藏浙江绍兴市文物管理处。胡文彬著录,但误为“浙江绍兴市图书馆”[3

17.杜藏全本。杜春耕先生收藏。胡文彬与一粟均著录。此本乃一粟《红楼梦书录》的工作本之一。杜春耕先生称其与“中国书店藏本,杭州图书馆藏带桐花凤阁评批之本相同”[4]。但胡文彬先生称杜先生所藏此本为残本,所据为何待请教。

18.杜藏残本。杜春耕先生收藏。胡文彬与一粟均著录。

19.胡天猎本。台湾“胡天猎叟”韩镜塘旧藏。胡文彬著录。胡文彬先生称其现藏美国康奈尔大学;徐仁存、徐有为称其藏耶鲁大学图书馆。(按:经陈传坤核实,现仍在耶鲁大学)

20.台大本。现藏台湾大学文学院。胡文彬《红楼梦叙录》著录。台湾广文书局1977年影印出版,题《程乙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21.仓石本。日本仓石武四郎先生旧藏,现藏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胡文彬著录。该本目前有该所自制电子扫描件。

22.伊藤本。日本伊藤漱平先生收藏。胡文彬著录。

23.北海道本。现藏日本北海道大学。胡文彬著录。

24.鲁达科夫藏本。现藏莫斯科国立公众历史图书馆。胡文彬著录。

25.瓦西里耶夫藏本。现藏莫斯科国立公众历史图书馆。胡文彬著录。胡文彬先生疑此本为程甲本,待考。

26.高图本。现藏奥德萨高尔基学术图书馆。胡文彬著录。

 

以上所录26种程乙本,有两种情况需要说明:

首先,以上版本,一部分乃笔者亲自翻阅过,另一部分则根据前人的著录或者相关研究论著归纳总结而成,故而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还有待逐部进行系统研究;其次,其中某些程乙本并不是纯正程乙本,而是程乙本与程甲本甚至是他种版本的混装本,如“伊藤本”,就是一个以程甲本为主、程乙本为辅的属于程甲本系统的本子,但因其含有程乙本的版本信息,所以也应该加以著录并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二、“纯正”程乙本说

在程乙本研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追寻纯正的程乙本。因为如果没有原本作为参照,其和程甲本系统甚至脂本系统的对比,就将成为一句空话,进而陷入各持己见的尴尬局面。学界对于纯正程乙本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

第一,“胡适本”说。胡适先生在《〈红楼梦〉考证》中称:“‘程甲本’我的朋友马幼渔教授藏有一部,‘程乙本’我自己藏有一部。”[5109并指出:“这个改本有许多改订修正之处,胜于程甲本。”[63但可惜的是他并未对这部程乙本详做介绍。胡适离开大陆时将程乙本留在了北京,此后便难以看到。胡文彬先生怀疑北京大学图书馆现藏的两部之一有可能为胡适原藏本,虽非确证,但可能性还是极大的。

第二,“陈评本”说。“陈评本”即杭州市图书馆藏桐花凤阁陈其泰批校本,是难得的程乙本清代评点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此本时,即题作“程乙本红楼梦”。刘操南《清代陈其泰〈桐花凤阁评《红楼梦》〉初探》一文认定此本为“程乙本”。[713顾鸣塘先生也认为:“杭州市图书馆《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乙本)原本。120回。(此本即陈其泰批校本)。”[8]其实,该本第81100回乃后来抄补,乃程乙本抄配本。

至于陈评本的抄配底本,学界一般认为系程甲本,但夏薇女士在《〈红楼梦〉桐花凤阁评本后补二十回探蕴》一文中,鉴于抄补文字的复杂性,认为抄文的底本可能“是一个脂本和程本之外的本子”[9

而陈传坤先生不同意夏薇的观点,认为“凡二十回抄文底本乃为本于嘉庆庚辰藤花榭版《绣像红楼梦》… … 当系东观阁本俗本一系”[10]。

第三,“绍兴本”说。关于绍兴本,刘操南先生认为:“余在绍兴文管会所见收藏清乾隆版《红楼梦》活字本程乙本首亦为《程伟元序》,次为《高鹗序》,次《红楼梦引言》等,与陈评本全合。”[7]顾鸣塘先生也称:“浙江省绍兴市文物管理处《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乙本)原本。一百二十回。”[8]笔者曾有缘得窥该本部分面貌,它乃是目前品相较好的程乙本之一。

第四,“胡天猎本”说。1961年,台北青石山庄影印了胡天猎先生所藏的百廿回《红楼梦》。此本在影印前,曾请胡适先生鉴定。胡适在《胡天猎先生影印乾隆壬子年活字版百廿回〈红楼梦〉短序》中称其确为“程乙本”。[11]此后,张爱玲女士在《红楼梦魇》一书中,亦认为胡天猎本是“鹗重订的唯一真乙本”[12],而胡适本则被张女士称为“今乙本”[12]后经过学者们的认真考察, 确认胡天猎本乃是一个程甲、程乙的混装本。

第五,“台大本”说。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广文书局影印出版了一套“红楼梦丛书”,程本系列被编辑者分别称为程甲、程乙、程丙、程丁本。其中的程乙本全称《程乙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1982年,台湾“国立编译馆”出版的由徐仁存、徐有为合著的《程刻本红楼梦新考》,对此本进行了详细介绍,人们才明白广文书局编辑者所谓的程乙原本,其实就是台湾大学文学院藏程乙本,简称台大本。二徐认为,此本“系程伟元、高鹗修订《红楼梦》第二版原书,为海内外现存的唯一孤本,用木活字印刷”①。但事实是,台大本也被学界证实为一个程甲、程乙混装本。

 

三、“混装”程乙本说

程乙本混装本(又称混配本),乃是窜入了程甲本甚至于他种文字的版本类型,版本面貌相对复杂。

关于《红楼梦》的配本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太田辰夫先生提出的。太田辰夫曾在《关于〈红楼梦〉的教科书》一文中说道:

因甲本乙本内容出入甚大但版式相同,似乎甲本乙本交错的地方不少,这些地方尽管重要但注意者尚少。……这说明所抄配的底本是甲乙混合本,反之是校订时分别使用了甲本和乙本(但前者可能性最大)。所以确定是程甲本还是程乙本不能光凭卷首卷尾轻率判断,必须研究全书,看其中间究竟有无配本。甲本中也许仅有一页窜入乙本,此种现象屡见不鲜,否则就无区别甲本乙本之意义了。[13

在这段话中,太田辰夫先生不但提出了“配本”的概念,还提出了判断是否为配本的原则,即不能仅凭版本某些部分就断定某个版本的性质,还应该全面地把握全书的内容。但是,一般说来,配本是指某种版本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部分缺失,而用别的版本相配而成的本子,相配发生在版本的流传过程中。程本系统的配本似乎不符合这种条件,此种版本与彼种版本的相配,似乎并不是发生在流传过程中,而是在书商装订的过程中即已经出现。因此,笔者认为还是称这些版本为混装本比较恰当。关于程乙本混装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部版本:

第一,“伊藤本”。日本学者伊藤漱平先生自藏本。经伊藤先生查考,伊藤本乃是以程甲本为主、程乙本为辅的混配本。此本残存110(缺第1923回和第9095),其中第1182490101110116120回,共计100为程甲本;第96100111115回,共计10回属于程乙本。严格来说,此本应属于程甲本混配本系统。

第二,胡天猎本。如前所述,胡适及张爱玲等都认为此本是纯正的程乙本。但是,日本学者伊藤先生经过考察认为,胡天猎本“实际是计65回程乙本和计 55回程甲本的混合本”[14]。胡文彬、周雷先生研究的结论与伊藤先生相同,认为胡天猎本是一个混配本。

第三,台大本。如前所述,徐仁存、徐有为认为此本为程乙本原书。事实是,台大本已被学界证实为一个程甲、程乙混装本。顾鸣塘先生就强调此本“系56回的甲本与64回的乙本(总目系乙本)合装而成”[15]。在《论新发现的〈红楼梦〉第三次程印本》一文中,顾鸣塘先生说得更为具体:“台湾大学藏本,其中13回,3190回,116回是程乙本,其余则是程甲本。”[8

第四,仓石本。仓石本是日本仓石武四郎先生旧藏本。太田辰夫先生在《关于新版〈红楼梦〉》一文中推测仓石本是程甲、程乙混合本。在此基础上,伊藤先生对校了仓石本,验证了太田辰夫先生的判断:“即根据与胡天猎本的相似比率,可以确认仓石本为甲本‘配本’。”[14]甲本计60回,乙本计60回,各占一半。不过,这也是就大致情况而言,实际情形相当复杂。如在认定为程甲()本的某回中,间或参杂有程乙()本的页面,甚至还有一些抄补现象。

第五,杜藏残本。此本乃杜春耕先生藏本之一,仅残存37回。据杜先生在《程甲、程乙及其异本考证》一文中介绍:“此套书以程乙本为主,但亦杂有若干回程甲本,更有在同一回中有程甲、程乙书页混合的状况。”[4]“笔者逐面与程甲、程乙校对了18回书(35回、45回、4951回、5361回、6970回、96回、101)。发现除5354两回全为程甲本、45回页1至页951回页4至页1355回页1至页11亦为程甲本外,其余书页均属程乙本,即程甲所占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4

 

四、 程本版次争论

程本的版次争论是程乙本研究中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不少学者都参与了争论,问题也比较复杂。

第一,二版说。二版说是20世纪20年代由胡适先生提出来的,亦即我们所说的程甲本和程乙本。关于二版说,由于有程甲本所载程伟元《序》和高鹗《叙》,以及程乙本所载程、高合撰的《引言》为证,所以直到胡天猎本影印出版之前,关于程乙本的版次并没有太大的争论。

第二,三版说。三版说主要是在胡天猎本影印出版后产生的。胡天猎本出版之后,《红楼梦》爱好者作明先生给胡适先生写信,指出了胡天猎本和程乙本的一些不同之处。胡适先生回信给作明,一方面坚持二版说,但又不得不承认“此序文字确有前后不同的三种文字”[16371,不过并未给出合理的解释。此后张爱玲女士推测胡天猎本是“高鹗重订的唯一真乙本”[12];而胡适本则为“今乙本”[1212,有可能是后来“渗合擅印”[12]的。

之后,对胡天猎本关注较多的是赵冈先生。他通过一系列回目和内容异文的比对,认为胡天猎本“与胡适当年所藏的程乙本颇不一样”,程甲、程乙和胡天猎藏本是“三个不同的排印本”,“程伟元、高鹗前后一共印了三版《红楼梦》,而这三个本子都是真的”。因此,赵冈先生重新做了“一番正名的工作”———程甲本仍为胡适所称的“程甲本”,程乙本则指胡天猎藏本,程丙本则指“胡适本”。①赵冈先生的说法并未得到学界的认同,尤其是潘重规先生与赵冈相继撰文往来争论。潘重规先生认为:“由于程高是用活字排印《红楼梦》,每次印刷不多,可能随印随改。所以流传下来的程乙本,很难整齐划一。

假使不根据程高排印明确的叙言,而仅根据发现的程乙本,每一本的文字有出入异同,便认为是发行了一个不同的排印本,那就会变成程丁本程戊本也未可知。”②潘先生显然不同意赵冈的三版说。

对二人争论进行总结的是王三庆先生。王三庆在《红楼梦版本研究》中指出,由于活字版印刷的特性,从版面活字的大小、正俗及倾斜等现象,均可以区别各个版本的种类。秉持着这一标准,他通过对版面和文字的研读,最后判定程本前后只有两次印刷,胡天猎本也不出此范围。

伊藤漱平先生通过对胡天猎本单双边版框等的考察,认为胡天猎本属于“混合本”,强调“三印说主张的根本是无理的”[17]。文雷先生经过调查,否定了胡适先生和赵冈先生的判断。但文雷并不像伊藤漱平先生和潘重规先生那样完全否认程丙本的存在。他们认为胡天猎本是一个配本,“这个配本中,有65(160回、第7175)不同于程甲本,与程乙本则大同小异,可以定名为‘程丙本’”[18],又指出甲、乙、丙乃是相继沿用旧活字版进行校改后刷印而成。

顾鸣塘先生虽然反对将胡天猎本称为“程丙本”,但是他同文雷一样,也认为“程丙本”是存在的,这就是上图本,是在程乙本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校改,再次重新排版的萃文书屋第三次印刷本,所用木活字与程甲本、程乙本完全相同。杜春耕先生也认为上图本非程、高二人主持的重新排印本,但认为该本用了“不同的活字”[4]。

第三,四版说。四版说是由徐仁存、徐有为先生提出来的。如前所述,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广文书局发行了一套“红楼梦丛书”,将其中四种程本分别称为程甲、程乙、程丙、程丁本。1982年,二徐又出版了合著的《程刻本红楼梦新考》一书,认为萃文书屋当年刊印的《红楼梦》并非只有甲、乙两版,而是前后出过四版。对于二徐的观点,学界早已指出,二徐所谓的程甲本,并不是真正的程甲本,而是东观阁本与王希廉评本相混合的本子;二徐所谓的程乙本,即台大本,实际上是混装本;二徐所谓的程丙本,即胡天猎本;二徐所谓的程丁本,即亚东图书馆重排本《红楼梦》,和程伟元、高鹗毫无关系,称其为程丁本,显然是不恰当的。因此,所谓的四版说,实际上并未超出三版说的范围。

 

五 、 程乙本修订说

程乙本是在程甲本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的,因此其修订成书离不开与程甲本的对照。关于程乙本的修订过程,前贤亦进行过诸多探讨,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修订方式。程甲本刊印于“辛亥冬至后五日 ”,程乙本刊印于“壬子花朝后一日”,前后相差不过70余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修订、摆版、印刷等工作,对一部恢弘巨著而言是有难度的,于是便引起了后人对其修订方式的种种猜测。关于程乙本的修订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程甲本刊行在前,程乙本在后,但在程甲本刊行的过程中,程乙本重刊计划就早有酝酿,而且重新修订印刷时是先从改动较少的后40回开始的。如果把“壬子花朝后一日”理解成印刷开始的时间,而非印刷结束的时间,即便时间相当急促,也是极有可能的。此说以伊藤漱平[19]先生为代表。

2.程甲本在付梓之前就存在近于程乙本改文的稿本,程乙本的修订工序早于程甲本。程甲本印刷完成后,第二年程乙本排版时,底本乃是之前的稿本。即甲、乙两本先后摆印,二者共享一个底本,所以在70天内重新摆印刊行程乙本并非难事。此说以王三庆[20]先生为代表。

3.程伟元、高鹗在程甲本、程乙本版本整理上存在分歧,于是二人分别主持,同时进行,70天之内两部书同时完成。此说以杜春耕[4]先生为代表 。

4.程、高二人先付梓刊行了程甲本,紧接着在重新校订的基础上于甲本原版上进行抽改后刊行,即程乙本。此说以文雷[18]为代表。

第二,修订地点。程、高二人在何地摆印程本,他们在相关序言中并未明确说明,由此也引起了后人对这一问题的兴趣。

关于程乙本的摆印地点,主要有三种说法。

首先,程甲本、程乙本摆印均在苏州。王佩璋女士主张此说,但并未说明理由。[21

其次,程甲本在北京刊行,程乙本在苏州刊行。赵冈先生首倡此说,其主要依据为萃文书屋乃是北京、苏州联号,刊印者为顾及市场销量,就在两地刊印[22]。周汝昌、高阳等纷纷附和赵冈先生的说法。

再次,程甲本、程乙本摆印均在北京。胡适先生首先提出此说,但未说明理由。之后,王三庆先生根据《红楼梦》一书的传承历史及程伟元、高鹗二人的游历,断定甲、乙二本乃是在北京刊行。[20]伊藤漱平、徐仁存、徐有为、胡文彬等先生力挺此说。现在学界普遍认同这一说法。

第三,修订字数。关于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订字数,前贤亦作过统计。

首对甲、乙二本的修订文字进行研究的是汪原放先生。胡适先生曾将自己藏的程乙本借与亚东图书馆,作为1927年亚东重排版《红楼梦》的底本。校点者汪原放先生就曾用此本与亚东初排本校勘,并撰写了一篇《重印乾隆壬子(1792)本〈红楼梦〉校读后记》附于书前。

汪原放先生在文章中称:“用‘新本’(亚东重排本———笔者注)和‘旧本’(亚东初排本,是道光壬辰双清仙馆王希廉评本,程甲本的一种翻刻评点本———笔者注)比较起来,他们不同的数量方面是很可惊的。……我用我的校读的底稿做了一个改去的不同的字数的统计,这个数目当然不甚十分正确,但也‘八九不离十’了。……总算起来,修改的字数竟有两万一千五百零六字之多(这还是指添进去的和改的字,移动的字还不在内)。”[23]文中还以10回为一组,对改动的文字统计如下:

1 回至第 10 回,改去 3 114 字。

11 回至第 20 回,改去 2 274 字。

21 回至第 30 回,改去 2 647 字。

31 回至第 40 回,改去 2 483 字。

41 回至第 50 回,改去 1 506 字。

51 回至第 60 回,改去 1 110 字。

61 回至第 70 回,改去 1 051 字。

71 回至第 80 回,改去 1 352 字。

81 回至第 90 回,改去 733 字。

91 回至第 100 回,改去 1 385 字。

101 回至第 110 回 ,改去 2 729 字。

111 回至第 120 回,改去 1 122 字。[23

后来学者提及程甲与程乙文字相异之处时,多引用此数字。但胡文彬先生曾核对过“汪先生大部分统计数字”,认为:“他所用的程乙本并非是一个标准的程乙本,而极可能是一个‘混合本’,其统计数字还有待核实。”[24]胡先生的怀疑是有根据的,因为汪先生用的对校底本是亚东初排本和亚东重排本。魏绍昌先生就曾说过:“亚东重排本‘不是完全照样翻印程乙本’。汪原放曾面告笔者:当时向胡适借用的程乙本,确系1792年萃文书屋木活字刊行的程乙本原书,但亚东重排本并没有直接用程乙本作底本来标点分段,而是汪原放将程乙本的不同之处过录在亚东初排(程甲)本上加以校点参改,并据此付排的。所以亚东重排本与程乙原本有所不同,既有汪原放故意改动的部分,还可能有过录时在文字上造成混乱错误的部分。”[2586因此,“我们在这里至多可以看出程乙本和程甲本不同的大致情况而已”[26]。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红楼梦》校注本。据该书《校注说明》称,他们统计程乙本对程甲本删改的字数达19568字。其中前80回删改14376字,后40回删改5192字。这个数字在沈治钧、文而弛先生的《谈〈红楼梦〉程甲本》一文中也有体现。他们在文章中还提到程乙本在改动文字时“特别是前40回使之与后40回相统一”[27]。北师大出版社校注本《红楼梦》所用程乙本乃是北师本,但程甲本选择的是甲本的翻刻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程甲本。

第四,修订结果。关于程乙本的修订结果,学界亦有不同看法。程乙本自从被胡适认定优于程甲本后,直至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庚辰本做底本的《红楼梦》校注本问世前,程乙本《红楼梦》一直占据着红坛的主导地位。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异议。

曾比对过甲、乙两本的王佩璋女士就认为,程乙本“是别人冒充程高修改牟利的,所以改得那么坏”[21]。后来沈治钧、文而弛等先生通过对校程甲本和程乙本后认为:“程乙本改动程甲本的结果,既有得也有失,但总的来看是得不偿失。”[27]刘世德先生在比对过甲、乙二本前10回后也指出:“程乙本的修改是缺点多于优点,失败大于成功。”[28]日本学者金子二郎先生对胡适所说的程乙本要优于程甲本的观点也表示怀疑,在《红楼梦考()》一文中认为程乙本“毋宁说是根据情节主观地予以改订,未必具有一定的方针”, “这种改订倒不如说改坏、改过头了”[29]。

此外,关于程乙本诸版本之间的关系,刘世德先生的《四种〈红楼梦〉程乙本的差异》一文对中本、陈评本、吴本及附于陈评本影印件之后的第8110回共20回的杜春耕藏本四种程乙本进行了比较,通过查考版面基本特征、抄补文字、人名的错讹与涂改、中本的批语以及十个特例后,刘先生的初步结论是:“在特例中,中本、吴本版次在前,浙本版次在后。”[30]刘世德先生此文迈出了探讨程乙诸本关系的步伐,具有开拓与启发意义。但其中有些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学界对程乙本的研究经历了由简单定性到系统讨论的深化过程,许多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成就卓著。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对程乙本诸版本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现知程乙本版本系统约26种,影印出版或有电子扫描件者仅计6种。这就使学者们很难看到更多的程乙本,当然对程乙诸本版本面貌的介绍也就比较少,对其文字的研究也就更少。纵然有一部分探讨,但是研究者受所见到的版本限制,也容易使研究成果陷入片面化的境地。此外,程乙诸本的关系错综复杂,需要我们对诸本的版本特征及文字内容等做详细查考,才有可能理清程乙本的版本系统及其关系,并对具体的版本予以较为客观的定位。相信随着程乙本诸版本的不断问世,随着新角度、新视野的不断开拓,将文献、文本与文学相结合,以文献为支撑,以文本为依据,以文学为指归,程乙本版本研究将会有更多创获。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程乙本红楼梦桐花凤阁批校本[M] . 影印本. 陈其泰,批校.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1

2]曹雪芹, 高鹗. 程甲本红楼梦[M] . 影印本.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

3]胡文彬. 历史的光影———程伟元与《红楼梦》[M] . 北京: 时代作家出版社, 2011

4]杜春耕. 程甲、程乙及其异本考证[J] . 红楼梦学刊, 2001 (4)

5]胡适.《红楼梦》考证: 改定稿[M] ∥ 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6]胡适. 重印乾隆壬子 ( 1792 ) 本《红楼梦》序[M] ∥ 红楼梦. 上海: 亚东图书馆,1927

7]刘操南. 清代陈其泰《桐花凤阁评〈红楼梦〉初探》[M] ∥ 桐花凤阁评《红楼梦》 辑录.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8]顾鸣塘.论新发现的《红楼梦》第三次程印本[J]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86(1 )

9]夏薇.《红楼梦》桐花凤阁评本后补二十回探蕴[M] ∥ 曹虹,蒋寅,张宏生.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 第三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10]陈传坤.论《红楼梦》桐花凤阁批本二十回抄文之底本———兼论补拙斋抄本之底本[J] . 铜仁学院学报, 2011 (1 )

11]胡适. 胡天猎先生影印乾隆壬子年活字版百廿回《红楼梦》短序[M]∥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

版社, 1988

12]张爱玲. 红楼梦魇[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13]太田辰夫. 关于《红楼梦》 的教科书[M] ∥ 中国历代口语文.· 11·东京: 江南书院, 1957

14]伊藤漱平. 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 》小考 ———程本的“配本 ” 问题 探 讨 札记[J] . 李 春 林,译. 红 楼 梦 学刊, 1979(1 )

15]顾鸣塘. 初评程刻本《红楼梦 》新考[J] . 图书馆杂志, 1987(3 )

16]胡适.《红楼梦》问题最后一信: 答金作明书[M] ∥ 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17]伊藤漱平.《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补说[J] . 东方学, 1977(53 )

18]文雷. 论程丙本[J] . 红楼梦学刊, 1980(4)

19]伊藤漱平. 程伟元刊《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小考 ———程本的“配本”问题 探 讨 札记[J] . 李 春林,译.

红 楼 梦 学 刊, 1979(2)

20]王 三 庆. 红 楼 梦 版 本 研 究[M] . 台 北: 花 木 兰 文 化 出 版社, 2009

21]王佩璋.《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M] ∥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部. 《红 楼 梦 》 研 究 论 文 集. 北京:

人 民 文 学 出 版社, 1959

22]赵冈 . 程高刻本《红楼梦》之刊行及流传情形[M] ∥ 胡文彬,周雷. 海外红学论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23]汪原放. 重印乾隆壬子(1792 )本《红楼梦》校读后记[M] ∥红楼梦. 上海: 亚东图书馆,1927

24]胡文彬. 程刻本《红楼梦》的两个版次与“第三种” 版本[J] .曹雪芹研究, 2011 (2)

25]魏绍昌 . 亚东本《红楼梦》摭谈[M]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 红楼梦版本论丛. 南京: 南京图书馆翻印,1976

26]魏绍昌 . 红楼梦版本小考[M] . 北 京: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社, 1982

27]沈治钧, 文而弛. 谈《红楼梦》程甲本[J] . 红楼梦学刊, 1991(2)

28]刘世德. 从《红楼梦》前十回看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改[J] . 文学遗产, 2009(4)

29]金子二郎.《红楼梦》考: 一[J] .大阪外国语大学学报, 1958(6)

30]刘世德. 四种《红楼梦》程乙本的差异[J] . 红楼梦学刊, 20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