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宇宙 ——《数据化决策》读后感

标签:
数据化决策宇宙宇宙学宇宙大学财经 |
分类: 宇宙大学 |
量化宇宙
——《数据化决策》读后感
宇宙学校校长 任秀红
地球的周长是多少?怎么测量?沿着地球走一圈儿?通过人造卫星在宇宙太空环境中测量?
现在用这种方法当然可以,但是放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呢?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古希腊人仅仅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测量出了地球的周长。他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在3%以内。
他用了什么方法呢?你可以用多种方法获得答案,包括读这本书,而读这本书,你获得的,不仅是这个答案,可能还有整个地球甚至整个宇宙的无数奥妙~~
地球的周长可以测量,地球及其中的万事万物是否可以测量?宇宙及其中的万事万物是否可以测量?答案皆在书中~~
量化宇宙。
读完《数据化决策》,我用这一句话四个字概括了我的读后感,也是我对本书的评价。
宇宙是我的认识对象,宇宙学是我对人类所有认识的统称,以宇宙为一所大学即宇宙大学,在宇宙大学自学自教并和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相互教学,是我教学宇宙学的方法。
宇宙即一切,一切即宇宙,所以,量化宇宙就是量化一切,量化一切就是量化宇宙。虽然“宇宙”和“一切”含义相同,但相比较而言,“宇宙”比“一切”要形象、生动、有趣得多,所以,我还是更喜欢“量化宇宙”这个说法儿。
曾经,我也怀疑过:是否事物都可以量化?是否有些事物是不可量化的?但经过对宇宙学的研究,认识到从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夸克等可以量化,到万事万物组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宇宙整体可以量化,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量化,。于是,我终于得出了一个确切无疑的结论:宇宙可以量化,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也可以量化,一切都可以量化。
这个结论,也是通过阅读《数据化决策》而得出的,因为,衡量万事万物是否可以量化,宇宙或一切是否可以量化,最关键的,是对“量化”标准的定义。
如果将“量化”的标准定义为“量化即精确数据化”,那么,宇宙万事万物中确实有些可以量化,有些不可以量化,相应就会得出“宇宙并非可以量化”,或者,“并非一切都可以量化”的结论。我以前之所以会怀疑事物是否都可以量化,其实是以精确数据化的量化为标准衡量而得出的结论。
如果像“数据化决策”的作者道格拉斯·哈伯德一样,将“量化”的标准定义为“量化即减少不确定性”,而没有必要完全消除不确定性,或者用他的话说:如果能找到观测事物的方式,并找到某种方法,无论这种方法多么“抹模糊”,只要它能让你知道得比以前更多,那么它就是一种量化方法。以这样的量化标准衡量,则一切皆可量化,即宇宙万事万物皆可量化。
宇宙万事万物都有量的特征,是“量化宇宙,量化一切”的根本原因。量化的方法和工具,可简单可复杂。先了解、掌握各领域基本的量化方法,之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能简化量化方法和工具了。举例而言,就像学习跳舞,先学会最基本的舞步,之后多练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就能“宇宙量化”时“舞翩跹”了~~
量化宇宙,量化一切,众妙之门为你打开~~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0EN00SIGG.gif ——《数据化决策》读后感" TITLE="量化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