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2017-04-02 16:42:51)夜读《稼轩长短句》翻到他的一首《感皇恩··滁州为范倅①寿》,头一句便是“春事到清明”,想到廿四节气歌的第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将至。于是就读了这首词: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金盏起,为君寿。
题目中有滁州为范倅寿。说到滁州,就想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想到环滁皆山也。滁县山水风景很好。范倅,据说当时任滁县通判,估计与辛弃疾是好朋友。为范倅寿,就是替他祝寿。
词上片说,春到清明时节,已是桃红柳绿百花开的好时光了。我们聚在一起,笙歌宴饮,为你祝寿,请你喝好,春酒很好喝的。你看,春色年年好,愿你也如春色青春不老。
下片说,现在看你气色神态,如竹清松瘦,看来是一副寿星相。待你退休告老还乡,衣衫带去今日此间花香。今天我们酒满斟,杯高举,为君寿!
这首词在邓广铭的《稼轩词编年笺注》中,列在“卷一·江淮两湖之作”,属辛弃疾的早期作品,其时,他在滁州做知州。那带地僻田瘠,加以兵燹灾荒。辛弃疾到任后励精图治,免赋税,劝农耕,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了起色,连逃亡在外的人都回来了。另外对坐商行贾也采取了积极措施。仅半年多,滁州气象就更新了。
辛弃疾当然也很高兴。在他这首祝寿词中充满了“青春不老”的信心。这既是对范倅的敬贺,也是自己信心满满的表现。
这样词作,在春明景和之时诵读,是很适时宜的。
①据《滁州府志》记载,范倅名昂。“倅”是“副”的意思,范倅即范副,是辛弃疾知滁州的副手,两人是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