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花园中之张元济故居
月在上方诸品静,心持半偈万事空
上海的名人故居很多。昨天在上海《青年报》周末版上看到一则介绍淮海中路1285弄上方花园的短文。
上方花园曾多次路过,但并不知此别墅的来龙去脉,也不知此处何以用“上方”,或许上方非俗地也。
看了介绍始知,上方花园的前身,是英籍犹太人沙发的私人花园,后卖给了浙江兴业银行,用来建造员工住宅。整个上方花园占地面积有26633平方米,于是原来的西洋花园变成了现在公寓式的花园里弄。
上方花园,有砖木结构的3层住宅74幢,多为西班牙风格。每个单元门前都有小花园。住宅的栅门、窗栅、阳台栏杆多用铸铁精制,在上海当属高档住宅了。现已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弄内24号为近代中国著名出版家、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的故居。他在此一住就是二十个年头,直到1959年逝世。
而弄口的“上方花园”四字即为张元济所书。
此弄内还住过的另一位名人,就是立信会计学校创始人、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门牌号是16号。
那么上方花园的取名有何寓意呢?这是我最想了解的。
短文介绍,“上方”之名是取自“月在上方诸品静,心持半偈万事空”。而这两句诗取自唐代诗人郎士元的《题精舍寺》。诗曰:
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
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
秋山竞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
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这是诗人郎士元夜访精舍寺所作。第一句点出寺所在的地点:寺在武溪东边。武溪在湖南庐溪县。第二句说自己夜访寺院,拜访寺院高僧。一“叩”字突出了夜晚的幽静。“远公”即庐山高僧慧远,此处是把精舍寺中高僧比作慧远。
最妙的是三、四两句,即颔联,写诗人进入精舍诗的感受:
月光之下,一切都是安静的,而僧人在此修行,仅得半偈就能悟得“万缘空”,这里正是修行的好去处,也正是佛法无边!
颈联写秋日双峰山的美景,确是建寺修行的好地方。
每读这样的诗句,就让我想起当年我生活过的山水:一样的秋山竞秀,一样的落木无边,寒泉幽咽。
尾联是借双峰山名,再次赞誉精舍寺是修行的好去处。
这首诗最让我心动的是颔颈两联。
“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有禅静之意,
“秋山竞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有秋山静穆之美。
以“上方”名弄,我想,有取此处安家,境幽禅静之意。这也是我写此帖的用意所在。
在喧嚣的都市,能有一处境幽禅静的地方,实属不易。所以陶渊明的方法是:心远地自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