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高考的时候。
回想05年的这天,我因为考试焦虑而失眠了一夜,然后上午就拖着昏沉沉的脑袋去了考场。第一科考语文,头脑不清醒的我勉强写完了作文却没有做完卷子。然后中午回到家,我呆呆地坐在窗户旁边望着楼下,哭了。一科考试之后我就知道结果会是怎样了。下午我坚持去考了数学,看到题目却怎么都想不出来解法。第一天的晚上我已经释然了,老妈担心我又睡不着觉,特意去买了安定,但是我第一天晚上睡得很好。虽然第二天考试的时候精力比较充沛,但是却也不怎么样。我记得下午考英语的时候下了大雨,我坐在窗边,于是老师一会走过来摸摸我的后背问我冷不冷,一会又走过来问我要不要关窗户,而我当时只想着快点考完让这一切都结束。
考试结束的时候,我彻底洒脱了,闷了一天时间就开始玩了。当然,我不敢说我的调整用了多久,不过我敢肯定我由好学变得懒散就应该是高考,以至于我高中和大学完全是两个学习态度——那是一次很大的打击。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的语文得了82分,数学得了82分,理综228分,英语105分,跟模拟情况至少差了100分。大家考得都不是很好,没有人去清华北大,连人大央财都没有。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一本提档线是470分。我考成那样竟然也过了一本线。但是之后我还是要考虑是否参加补录。爸妈是不希望我出北京的,而补录的学校都在外地,当时我家的网络还坏了,于是我去了同学家,坐在电脑面前犹豫,等到后来时间过了,我告诉爸妈我没有报名参加补录,这次高考能走就走,不能走就再复读一年吧。
当时报考志愿的时候,我的一批一志愿是北理工的工商管理,然后是一堆偏经管类的专业,那个时候刚开始流行MBA,所以我觉得工商管理是个特有意思的专业。一批二志愿是首师大的心理学,之后是一些非师范类的专业,从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喜欢心理学了。二批一志愿是首经贸,因为没想过会走二批,所以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选了一堆挂“注册”字眼的专业写上了,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还有环境工程。二批二志愿好像是北工商,抑或是没有,总之报考的时候二批的志愿大家都是写着玩的。当时我们高中的平均分很高,4个班120人左右,校长定的目标是10个清华北大,一个班的国家重点大学。结果我们实验班里一批一志愿录取的人数好像也没有过半。大家考得都不很理想。
后来我查到我被首经贸录取了,是注册安全工程师。这个东西是我听都没听过的。老爸上网查了以后告诉我说专业就业前景不错。当时哪个高中生会想大学毕业以后找工作的事呢?我只是担心复读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所以我决定去上大学。这也就有了这样一个巧合:本来我是打算去一个工科院校学文的,结果却来了一个文科院校学工。但不管怎么说,当我去邮局取我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还是很高兴的,当时还要签字按指纹——那是我第一次按手印。
去学校报到的时候就有意思了。当时首经贸刚从朝阳搬到丰台,校区很偏很破,先一天去学校报到的时候,我们在离它五站地的夏家胡同打车去学校,司机师傅却反问我们:这附近有大学?当时的首经贸只有现在的北门和小西门,有一、二、三号教学楼,校内的两个宿舍楼和赛欧公寓,一食堂和三食堂,还有一个行政楼。当时的二食堂在改,上面还挂着“还我血汗钱”的横幅。学校外面是一片荒地,有的就是一排排小发廊。我之前没去大学校园里转过,但是这肯定也不符合我想象中的大学形象。我去报到的时候,行政楼下面就坐着一家人,他们在讨论是办报到手续,还是回去复读。我当时就是不想回去再上一年高三,所以坚决地办了入学。
时光荏苒,我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三年了。如果从现在的角度来评价我的大学。我要说,那场高考确实改变了我之后的学习态度,我的大学很多课都没怎么上,感兴趣的就使劲学,不感兴趣的就不看,所以大学里有六门数学:高数1、高数2、线性代数、概率论、运筹、统计,我挂了四个,加上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政治经济学,我大学一共挂了9科。还好最后补考都过了。另一方面,我所有跟管理、心理、法律有关的专业课和选修课都高分通过了,所以我的学分和绩点都足够毕业和拿到学位。有的时候我也感叹:如果我真的去学了管理,说不定会是个人才。我不能说这个大学经历不好,我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社会活动上,所以实践经验很多,认识的人也多。从大二我开始学习心理学,虽然首经贸没有双学位,但是我决定在别的学校辅修一个专业,加上后来参与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和红十字会的活动,心理学真的成为了我之后发展的支柱。不入党使得我最后没有在学校当老师,而谁也没有想到我最后会做金融工作。这真的应了那句话:事在人为。
如果做一个横向比较,我真的觉得大学会有优劣,但是去很多大学玩了几次之后,我发现那些学生就像是应该去到那里的一样,气场是吻合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也在想:高考或许是命中注定吧。坦白地说,我现在更愿意承认高考的前一天我失恋了,所以失眠,一场彻底的失败让我去了首经贸。但不得不说,首经贸确实成就了现在的我。至于北理工,或许成为了我的一个不罢休的目标,09年考研究生的时候,我还是报的那里,未果,从业了,今年考MBA,我还是报的那里,只可惜这两次考试都是裸考,结果也都是因为一科差5分过线。巧合吧?
高考嘛,之前,是我人生的一次考验,之后,就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承上启下。
段佳明 1:08
2012/6/7
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blog.sina.com.cn/duanjiaming、weibo.com/duanjiami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