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开这个博客之前,我就和很多人讨论过是不是要实名的问题,因为实名要牵扯到很多,甚至有可能去超市用信用卡签单都可能被收银员揍一顿——如果他看过你的博客,并且和你观点针锋相对。但是后来我还是实名开博了,我给出的说法是作真实的自己,我相信我的本我是善良的,而且我不会让人觉得很反感。在写了一些东西,发了一些留言以后,又有人跟我提实名的问题,原因是我说的话太直接、太敏感,所以他们给我的建议是:要么用昵称、要么说话注意点。其实用昵称的方法也有些弱智,毕竟现在这个网络,人肉某个人还是很简单的,于是我回避敏感话题。我曾经一度下决心不谈政治,虽然我偶尔还是会发发牢骚,但尽量不留文字。再后来,又有人跟我谈论实名的问题——这次是因为职场。职场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环境,虽然我一直想把它简单化,但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其实很多事情、想法、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说与不说、做与不做的结果却相差很远。我有的时候就喜欢说两句:描述下自己的感受,讲讲道理。我觉得很多事情捋顺了以后可以减少内部的时间和消耗,所以有的时候看不管形式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些,很多人不只一次地跟我建议。我也能感受到,其实我写的东西有的人就是不会按照我的意思去解读,虽然我写完之后会校对、斟酌,但是还是会有人能拿捏出别的意思来——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很多人建议我不要在职场中给自己下绊,凡事还是提防些好。如今我在考虑是不是要在博客回避职场的话题,毕竟江湖中身不由己。
之前我看了一本书叫《圈子圈套》,从书中我渐渐地明白了很多职场的规矩。有的时候效果会重于结果,有的时候赢的不见得是对的。职场要维持着一个状态,类似于弱平衡,所以总要有取舍,舍弃的有可能是真理,因为职场是为了盈利,不是为了科学研究。我说这些不是对于职场的批判,而是一种肯定。我有打算在职场中混上一混,这也算是在摸索规律。
之前我一直喜欢学校的那种风格,甚至毕业之后我还住在学校旁边,经常往学校里跑跑。那种环境会给我安全感,因为熟悉,因为不会被伤害。我昨天晚上在看文章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个人在对比中关村和国贸的工作,他描述了两种工作状态,而前者就是我以前的样子。为此我今天特意在下班以后走了一趟中关村和人大,去感受了一下那种感觉,然后在地铁上听一帮刚实习的准毕业生在谈论生活的变化。感触颇多。但是我现在打算换一个风格去生活,因为我发现学院派的生活已经遇到了瓶颈,人生的高度上不去了。我要面对的要么维持现状,要么换条路继续向上。我现在似乎明白了当初占卜上的那句话:好似晓云初出岫,恰为江日正东升——这个“正”字还真的是妙。我打算像个职业人那样拼一下,算是成长,也算是体验生活。难就难在让一个天平男如何摆平心中的那杆秤。一直以来我都把目的、意图摆在意义之后,甚至被说成缺少霸气,现在我决定调换一下,虽然不会走另一个极端,但也要换一换风格。
今天,我拿到了二级公共营养师的证书,以此为一个节点,接下来的时间我要把重心放在金融上,做出点成绩来。
我曾经在一个人的微博上看到一句话:一个有作为的人可以没有工作,但如果你有工作,就一定要在工作上有所作为。就是这句话,让我下定了决心。
段佳明
0:16 2011/5/4
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blog.sina.com.cn/duanjiaming、weibo.com/duanjiami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