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过去了,直到立春,我终于摆脱了本命年的纠缠,彻底迈进了辛卯年。
说到春节,肯定不能不提春晚。很多人讽刺春晚,但我觉得不管是假唱也好,还是录播也好,春晚终究只是一场晚会,而且还是一场央视的晚会。是我们赋予了它太多的意义和期望,然后又要借着这个落差来发泄自己平时的积累下的情绪。春晚要照顾的方面太多,各个地区、各种职业、各个阶层都要有;京剧、歌舞、魔术、相声、小品都至少要有一个……它要以多样的姿态来表现自己的包容和博大精深,结果却是蜻蜓点水,弄得不伦不类的。最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一场政治色彩很重的晚会,就像新闻联播一样,在真正的意义和要发挥的作用上,都更倾向于后者,所以看的时候应该先明白这些。人们在抱怨春晚的时候,应该庆幸自己走在了春晚的前面,其他的就当是谈资好了,没必要伤心动怒。春晚就是一场自娱自乐的戏,让它自己玩去吧。
说到春晚,我倒是想感叹一下年华,从我记事开始,已经看了大概二十届春晚,在回看历届晚会的时候,我发现那些曾经站在舞台上的明星都已经老了,甚至很多人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我更多的目光则是去关注了那些伴舞的人,没有成为明星的他们,在一场晚会之后去了哪里?或者说,这些演员不在年轻的时候去做了什么?一个明星尚有因为勾心斗角被雪藏的事,伴舞的人呢?如果说,明星们会因为脸熟而越发地受人欢迎,那伴舞的就更像是一碗青春饭,青春一过,饭碗就没了。人啊,要么因时而变,要么就得有点时间抹不去的东西。
春节我是在北京过的,长这么大,第一次没跟爷爷奶奶一起过年。但是大年初二的时候,我们还是回来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我现在渐渐地开始明白了家庭的责任,在自我的同时,也要为他人想想。我一年都没回来了——其实我真不想回来,太不方便——但是总让老人这么挂念着也不是个事,所以有时间还得回来看看。老人们都盼着过节,不就是想念嘛。我们总觉得回家看老人是为他们好,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说句不好听的,倘若有一天,人不在了,想看都看不成,心里肯定空落落的。所以常回家看看,对双方都好。
今天我去看姥姥姥爷了,姥爷应为糖尿病并发脑血栓,已经在床上瘫了几年。我去的时候,姥姥就跟我说:你姥爷昨天还念叨呢,说佳明回来了。说实在的,我觉得老人有的时候的感知能力很强大,但这种感知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不是啥好事。姥爷的手比一年前见到他的时候更瘦了,有点肌肉萎缩。我去一趟也不能做啥,就在床边上跟他聊天。我姥爷以前身体好的时候,很容易生气,骂人打人的事是常有的,脾气倔,不然守着我妈在医院干了几十年他也不至于得这么重的病,现在生病了,总跟我念叨以前怎么怎么样,然后让我注意以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老人总是盼着小的好啊。他说着说着就哭,想必是平时交流太少。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谁都有自己的一摊事,若非应急,谁都不可能拆东墙补西墙地折腾,所以生病对于老人来说应该是最大的磨难了。我每年回来的时候都会过来看看,然后跟他说好好养着,养好了来北京找我玩。不然,光凭着拿养老金这一个信念,真的不能成为精神支柱。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活,节奏真的不一样,我回来以后在家宅了好久,除了上网、看电视,就是睡觉。刚才12点睡醒了,起来上线,竟然碰到别人问我在我的咨询案例里有没有关于如何拆散别人婚姻的方法。老话讲“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所以这种事情我还是不提倡的。其实我也有很多事情看不过去,觉得应该去报复。但是吧,这人分两种,一种是希望再和他有关系的人,或者是不得不有关系的人,那做点什么还是值得的;如果这个人以后不想再搭理了,或者没有关系,那就让他自生自灭吧——搁置也是一种作为。我是相信,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是坏的,那就不只会坏在一件事上,所以早晚会因为这种事而受到惩罚,时间越久,程度越剧烈。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报应。相反的,如果他如果只错在一件事上,你去报复他,反而会给自己找不是、惹非议。所以我很少报复谁。事情如果有必要,偶尔说说、生气了吵架,如果没必要,直接无视,死了烧个纸拜一拜就得了。这一个小时,我们讨论了很多东西,包括温水煮青蛙这种慢性“杀人”方法,但是我还是坚持着我的看法,没必要跟为了不值当的人把自己牵扯进去,“杀人是痛快,但是没必要脏了自己的手”。最后,在我的建议下,那家伙去补美容觉了,这事情就看看再说了。时间是最好的药,情绪应该会慢慢抚平。其实我觉得有的时候我还是蛮擅长劝人的,而且顺势而为这招也很不错,看来有时间我应该去学学太极拳啦。
春节长假就快要过去了。在我看来,春节就是用来拜年的,这段假期的劳累程度不次于上班,只是累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感受不一样。今年过年,我一条短信都没有发,别人在线上跟我问好,我也只是回复“同好同好”、“同乐同乐”。以前拜年是沾个喜气,后来拜年是留个念想,到现在拜年已经是群发短信了,这通讯录里几百个人,多选一个少选一个的,恐怕连自己也会弄错,发了没发也就是那么回事。收到条短信证明他还想着你,除夕一个晚上我收了100多条短信,这点我挺欣慰的,不过不看手机,想想谁发过短信的,我也就能说上来五分之一。现在短信都图新意了,所以说白了就是吸引注意力。发了短信证明我想着你,不发短信我也会想着你的。过年的时候,想想从小到大同学,想想共事过的同事,还有打过交道的客户、一面之缘的朋友……我都想着你们。只是不发短信,少个回应的过程罢了。有的时候我真的想默默地想念着。倘若真的要联系,我也懒得去凑这个热闹,有心意在。
段佳明 02:43
2011-2-6
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blog.sina.com.cn/duanjiami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