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方鼎是不能用来断代或验证断代的
(2020-08-19 12:40:22)
标签:
静方鼎夏商周断代西周周昭王周穆王 |
分类: 中国古史 |
静方鼎是不能用来断代或验证断代的
静方鼎是日本出光美术馆的收藏品,器体内侧壁上有铭文9行79字,内容如下:
隹十月甲子王在宗周令
师中眔静省南或(国)相
八月初吉庚申至告
于成周月既望丁丑王在成
周大室令静曰汝
在(曾)鄂自王曰静赐汝鬯
旅市采网每曰用事静
扬天子休用作父丁宝尊彝 [1]
张懋镕认为,静方鼎应是周昭王时器,可能是昭王十六年南征时所作,而不是十九年南征时所作 [2] 。
王占奎认为,静方鼎所记事件与昭王十六年、十九年伐楚皆无关 [3] 。
李学勤推定,十月甲子为前999年昭王十七年十月初一日,八月初吉庚申、既望丁丑为前998年昭王十八年八月初一日庚申、十八日丁丑 [4] 。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结果,昭王十八年为公元前978年,十月癸亥朔,甲子初二日;十九年为公元前977年,八月戊午朔,庚申初三日,合于初吉,丁丑二十日,合于既望 [5] 。
李仲操认为,静方鼎历日的错误明显,它不是西周时之物,应是后人的伪作 [6] 。
王长丰认为,静方鼎应属穆王初期器 [7] 。
刘启益认为,静方鼎是西周昭王十六年铜器,并推算日期为公元前1003年9月己未朔、庚申为初二,丁丑为十九 [8] 。
沈长云认为,将静方鼎的年代定在西周早期前段亦即成康时代,并推算日期为前998年十月初一甲子,前999年八月,庚申当初一,丁丑当十八,是年建寅 [9] 。
王恩田认为,静方鼎年代应属于商代晚期前段。而铭文却是西周早期后段的昭王时期的。静方鼎是利用商代晚期的方鼎,伪刻了昭王伐楚的铭文,如此而已。不能作为研究昭王南征伐楚的史料 [10] 。
综上可见,对于静方鼎的时代和年代,可谓是众说纷纭。这是因为铭文的述事不是很清楚,而且铭文中也没有记载年份。
由于静方鼎铭文中并没有记载年份,所以铭文中的历日实际上是可以对应有很多日期的,现举例如下:
前1123年10月31日初一甲子,前1122年8月23日初一庚申,9月9日十八丁丑
前1102年11月10日初二甲子,前1101年9月1日初三庚申,9月18日二十丁丑
前1097年10月14日初二甲子,前1096年8月6日初二庚申,8月23日十九丁丑
前1066年11月1日初一甲子,前1065年8月23日初三庚申,9月9日二十丁丑
前1040年10月15日初二甲子,前1039年8月7日初三庚申,8月24日二十丁丑
前1035年9月19日初一甲子,前1034年7月12日初一庚申,7月29日十八丁丑
前1009年11月1日初三甲子,前1008年8月24日初三庚申,9月10日二十丁丑
前1004年10月6日初一甲子,前1003年7月29日初二庚申,8月15日十九丁丑
前999年11月9日初一甲子,前998年9月1日初一庚申,9月18日十八丁丑
前978年9月20日初二甲子,前977年7月12日初三庚申,7月29日二十丁丑
前942年11月10日初一甲子,前941年9月1日初三庚申,9月18日二十丁丑
前937年10月14日初一甲子,前936年8月6日初一庚申,8月23日十八丁丑
前916年10月24日初二甲子,前915年8月16日初三庚申,9月2日二十丁丑
由此可见,符合静方鼎铭文中历日的日期是很多的。所以,静方鼎是不能用来断代或验证断代的。
参考文献
[1] 徐天进.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静方鼎[J].文物,1998(05):3-5.
[2] 张懋镕.静方鼎小考[J].文物,1998(05):3-5.
[3] 王占奎.关于静方鼎的几点看法[J].文物,1998(05):3-5.
[4] 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札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28.
[5]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28.
[6] 李仲操.也谈静方鼎铭文[J].文博,2001(03):75-76.
[7] 王长丰.《静方鼎》的时代、铭文书写者及其相关联的地理、历史[J].华夏考古,2006(01):56-61+72.
[8] 刘启益.静方鼎等三器是西周昭王十六年铜器[J].中国历史文物,2009(04):66-67.
[9] 沈长云.静方鼎的年代及相关历史问题[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07):64-70.
[10] 王恩田.静方鼎铭文辨伪[EB/OL].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002, 2017-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