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初学书法以什么体为好?
(2013-01-14 10:36:31)初学者宜学习楷书和隶书这些比较规矩的字体。
楷书中初学者最常练的是颜柳欧赵四种体,其中最适合初学者的是欧体和颜体,结构比较严谨。
隶书可从张迁碑开始学习,雄浑大度。
总之初学宜学习端正大气的书体,等功底扎实了再求变化。
建议买本由任政示范的 楷书 学习!
临帖你就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的就行,现在学欧体的《九成宫》和颜体的《多宝塔》比较多,但是当你精通一门后还要遍临百家,一定要选古代书法家作品的拓本或影印本的字帖,放大后的和缩小后的以及现代人的都不要去学,毕竟古代的是经过历史考验的经典。视频你可以看田蕴章先生在北方网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共有365集,不过不太适合初学者看,希望你有一定基础后再看,田蕴章先生还在天津电视台有个50集的讲座,可以看看这个。另外网上的视频良莠不齐,不要乱看,目前我还是感觉田蕴章先生的比较好,另外他的弟弟田英章也有视频,不过不像田蕴章的视频这么系统,你也可以看看。他们兄弟是当今欧楷的名家!
自学书法当然要靠练,但要有好的方法。
1、你最好先到书店买一本大学用的实用书法教程,认真读完,对书法首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这对你在书法方面的发展,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2、选一本名家的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字帖,认真临摹。一般说来,应该按楷行草的顺序学习。达到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程度时,(如果你天天坚持练习,这段时间估计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习作去拜师了,这时拜师求教才能领会老师的指导,因为你有实际体会,效果就好。这就是我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你拜师的原因。这是对成年人自学而言的,幼儿另当别论。
3、书法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和学问,要想搞好,必须刻苦练习,持之以恒,坚持一生。除了有决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随着水平的不断增长,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这对学好书法都是有作用的。至于该学点什么,你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现在也不必一下说得太多。
4、如何练字?有人以为,每天写得越多越好,其实,写得多并不一定效果好。要有好的方法。你买本自己喜欢的字帖,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或《圣教序》。你应该首先用心去看看字帖的每一个字是怎么写出来的,反复看,反复想,开始不要贪多,每天一两个字,把这一两个字写得觉得可以了,再逐渐增多,每天三五个字, 七八个字,十几个字,总之,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好。看什么,想什么?一看笔画形状,点横竖撇捺是什么形状的。二看字型,字是什么形状的,就是组成字的那些笔画是怎么安排组合在一起的,哪笔长,哪笔短,哪大,哪小。三看字和字之间怎么过度的,就是上下字之间怎么联系的。四看行与行之间是怎么联系的。看清楚了还要想明白,就是想明白人家是怎么写出来的,笔是怎么动的,就是写字的笔路,笔顺。只有看清楚了,并且想明白了,再去下功夫苦练,才能把字写好。你有写好字的愿望,再有好的方法,再加上你的持之以恒的毅力,可以肯定,十天见初效,一个月会有大变化,三个月会令人刮目相看,不到半年,你的一手好字就练出来了。试试看。
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绝大多数人和我都认为初学者要以楷书为基础,但也有人认为应从隶书学起。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有了楷书的功底,掌握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法,再写魏碑、隶书和行书、草书。乃至篆书,就可以事半功倍。楷书又可以使魏碑、隶书的结体笔法得以丰富和变化,如诸遂良的楷书;楷书渗人行书、草书笔法可以增加灵动,如赵孟�\的某些楷书碑字。
有些初学者急于练习行书、草书,由于没有楷书的基本功力,虽然写得“龙飞凤舞”,但没有字型的基本规矩和点划的基本功力,结果事倍功半,会走弯路的。
楷书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临贴,不管是谁的字帖都不会让人觉得简单,如果有谁的比较简单,恐怕早已经是书法初始练习唯一的了。其实临哪本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碑贴,颜、欧、柳、赵都可以,但在购买碑贴的时候尽量购买质量较好的字贴。
写毛笔书法时要用的东西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练好毛笔字,选正确毛笔是最关键的。
要选择具有性能好的毛笔,使用起来运转自如,具有尖、齐、圆、健四个特点,就是我们常说毛笔的“尖、齐、圆、健”四德。
毛笔的种类很多,一般写字的笔,大致分软性、硬性、中性三类。软性的笔,有羊毫、鸡毫等。硬性的笔,有紫毫(兔毫)、狼毫、鼠毫等。中性(不软不硬)的笔称“兼毫”,有羊紫兼、羊狼兼两种。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一开始就用硬毫笔,运笔无需多少技法比较省事,因为笔会帮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笔,一旦拿起羊毫笔来顿感寸步难行。相反,如果你初学时即用羊毫笔来练字,虽说开始时难度大一些,必须用提按换锋的方法才能写出合格的笔画来,但也因此而学会了使用软毫笔的方法,随着联系时间的增加,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应用自如。这时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笔来写,会感到轻松好使。
古人对于笔的使用也有很多经验之谈。认为初学时不易买很好很昂贵的笔,而主张使用劣笔,因为你如能用劣笔写出好的字来,用好笔就会更称手,写的更好。相反,如果一上来就用很好的笔,一辈子就只会使用好笔,一旦遇到差一点的笔就写不好字了。当然也不能用太差的笔来练字,这对于初学者来说,会增加难度。初唐大书家欧阳询就有“不择纸笔,皆得如志”的记载,备受同时代的虞世南的称道。
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说,正宗的狼毫笔很贵,好的“大兰竹”要卖一两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笔只要两三元,稍好一点的五六元一只足矣。而且狼毫笔因为笔毫硬,容易磨损,使用时间不长,而羊毫笔软且经久耐用。初学者还是买一只羊毫笔经济实惠。
在买笔之前还要了解一下毛笔的型号。毛笔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由于各个笔厂的名称、牌号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学者可以买一支长锋羊毫笔,笔锋长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径在一厘米左右,这样的毛笔可以写七厘米见方的大楷字。对于刚学毛笔字的人来说比较合适。
毛笔的种类很多,在初次学习时,希望你选用“兼毫”的湖笔。因为兼毫的湖笔,笔芯硬,易于掌握,对你以后的学习很重要,我说一下为什么不使用”羊毫“和”狼豪“,因为前者很软不易于掌握,后者很硬适合画写意。
在选择笔峰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长短,因为笔锋太长不易于掌握,但笔锋长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适合写”草书“一气呵成”,笔锋长可以保证墨的够用,反之,笔锋短适合写楷书,易于掌握。
选笔时也要顾及临摹的碑帖。所谓“用某家所用的笔,又写他那一种字”。要判断所使用的是那一种笔,直接看他的字迹是最好的方法:风格健劲的,选用健毫;姿媚丰腴的,选用柔毫;刚柔难分的,则选用兼毫。笔的特性亦影响写出来的书法,如此才能臻乎书法之妙境。
还有一点是字体大小方面,写大字用大笔,写小字用小笔。小笔写大字易损笔且不能使转自如,大笔写小字则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选择方法:
1.尖:笔毫聚合时,笔锋要能收尖。
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笔尖则写字锋棱易出,较易传神。作家常以“秃笔”称自己的笔,但笔不尖则成秃笔,做书神采顿失。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2.齐:笔头润开捏扁,笔端的毛整齐无不齐现象。
指笔尖用水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才能“万毫齐力”。因为需把笔完全润开,选购时就较难检查这一点。
3.圆:笔肚周围,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
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选购时,毫毛有胶聚拢,是不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4.健:笔毛有弹性,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笔力要健。
就是指笔腰的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弹力较羊毫强,书写进来坚挺峻拔。关于这一点,润开后将笔重按再提起,锋直则健。
尖:指笔锋尖如锥状;齐:笔锋撮平后,齐如刀切;圆:笔头圆浑饱满;健:笔锋挺立,富有弹性。
第二就是墨,目前来说用“一得阁”产的墨就很不错,方便经济。
第三是纸,初学者可用毛边纸等较便宜的纸,练到一定程度或经济条件好的也可以用宣纸。
第四是砚,放置墨汁的砚台,以利于润笔写字。用墨块去研墨,现在大部分的人是不用的,只有个别特殊需求的人才用砚台磨墨。
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选帖的基础上,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
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汉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毛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你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练字姿势:
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我不在北京,不知道在北京海淀区有什么可以学书法的地方,我只知道北京有个010画室比较有名,但不知道有没有教书法,你可以打听一下。
王羲之的对于初学者来说稍微难了点。。。
颜翁的字体自然是书法初学者必学的。。。
同时可以搭练钢笔字,钢笔字自然是选择庞中华的了。。。
根本就没有“初学者临摹谁的字体最好”一说,只有喜欢谁或老师教你学谁,何况学过某某之后还可再学某某,并不相互排斥。
初学者学书法,可以这样:
首先,一开始就养成好的习惯:握笔姿势要正确,比如说,有的人握毛笔,写字时喜欢用手指(而不用手腕)运笔,这样勤练一辈子也枉然!
第二,最好要有一本好的字帖,不少人被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字帖弄晕了,无所适从.字帖老的比新的好,古人的比当代好(毕竟古人用毛笔写字)(可能仁兄想学的是硬笔书法,但我告诉你,那也最好学学软笔书法,学好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就是小菜一碟了).选哪种贴要看自己的爱好,但一般先学揩体,再学行草.
第三,要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俗话说,三天不写手生!
第四,练书法要先求形似,再求神似.书法的魅力在于传神,自然,在于能抒发情感.最忌讳依葫芦画瓢,没有创新,没有神韵.(即使是不要求那么高,至少也要有神采,否则何谈书法!
第五,要注重笔画的笔力和功底,初学书法这往往过于注重字的结构,忽视了基本功的培养.笔画无力,初看不错,但经不起细看.就像练武者只有招式,没有内力.只能是不堪一击.
第六,要注意加强文学方面的素养.知识的素养不足,就象是花草缺乏营养.没有生命力!
上面说了怎样构字和运笔,我说说练字体的顺序
首先当然是楷书了,买一本入门的书连好笔画,然后在练唐楷,着是基本功,一定得坚实呀!
楷书连的差不多了再连隶书,这可是连好其他字体必不可少的。
隶书差不多了,再练行书。
行书好了再练章草,章草后是草书。
兄弟加油呀!
我不说长篇大论,谈谈自己的心得。
从我记事起,我就喜欢写字。一笔一画,写得很工整。初中时,见老师写的字,总是笔画有连,有断的,挺好看。于是就跟着学写。有时一天学几个,有时两三天学一个字。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字就写得好了。
建议你:慢慢学,一天学三五个字,把它写好就行了。可以找你喜欢的字贴临摩,坚持不懈,会有成绩的。
这个问题大家说法不一,我是在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班开始学书法的,是从隶书入手的,写的是汉隶,刚开始学的是《石门颂》。后来写过《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
写书法路子很重要,不要瞎写乱写。多临帖,现代书家的多看,但刚开始最好少模仿他们的。等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在去模仿现代书家的
你可以先到书店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但字帖必须是楷书初级贴,刚开始先练习握笔和坐姿,然后按照字帖进度逐步练习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这就算初级学完了,这个过程大概要1年。记住初学书法很枯燥,你要每天坚持联系
学书法先要学楷书,这个是基础,你练习颜真卿的,欧阳询的都可以,只要是楷书,我们上大学的第一节书法课就是让学楷书,学了2年才让开始学行书,草书,学习书法是一个非常枯燥的事情,要加油哦。
楷书,这是连书法的基本!!就如一个人连走路都不会,又如何去奔跑呢?慢慢连,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先练楷书,颜真卿的,欧阳询的都可以。中国国学都是先难后易,开始练习要悬腕悬肘,长锋羊毫写大字,简直不让人学好字。我建议初学者练楷书中字,悬腕即可,兼毫即可,先楷书,成型后草书(章草),最后行书。祝你成功。备注:我开始时连颜真卿的贴
个人建议:如果年龄大一点的话,完全可以放弃描红。描红只对于年龄小的适用,对于整体上把握字的间架结构和读懂字的韵味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正常的成年人对字完全有一定感悟、把握和拿捏的能力,初学也不需要描红。
当然了,小朋友请在家长指导下认真描红……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不建议先学柳公权和欧阳询的 后两者法度深严,初学者很难把握的,也不建议初学者临颜真卿的颜勤礼碑,还是把握不了,多宝塔碑是很容易上手的,打好基础后可以学习其他碑帖!!
先写颜真卿的 颜勤礼碑 ,再练 多宝塔碑 ,柳公权初学最好不要练,掌握不好会使你今后的字僵化;然后练赵孟�\的 妙严寺记 ,接着练 胆巴碑,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练一练 智永千字文。隶书方面就练 曹全碑 吧。
如果说是哪一种比较容易上手的话,那肯定是颜体和柳体,不过如果你要继续学习下去的话,学习这两种字体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于日后要临摹魏碑,或改变字体,或学习行草等就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建议你开始学习欧体,虽然是比较难掌握的楷书字体,不过如果你把欧体学好了,融会贯通就会比较方便。举个例子,欧体改变成颜体柳体肯定很快,而想从颜体或者柳体变到欧体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学习书法已经有7年了,我们都知道对于书法行书、草书如今受到很多人的偏爱。基于这个那时我就从行书练起,不过后来觉得我们从小日常接触最多的是楷书。对于楷书我们都有一定的审美标准,字体结构、大小是否写的工整我们一看就知道。而行书在只在书法上比较常见的,平时接触很少。在这一点我们的评判不是那么清晰。当然若给你一幅行书字,让你评判,你不一定能看出字体好在哪里。
所以我想说学习书法对于新手最好是从楷书上入手,先提高对字体审美能力,等到有基础之后在学习行书,就会水到渠成。有些人会觉得学习楷书很枯燥。横平竖直、单调乏味。其实在学习的时候你可以稍微接触些行书字体。这样不会单调。楷书最好学习 颜真卿(多宝塔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赵孟�\ 或柳公权 四者选其一。关键是体会用笔的感觉。这对于之后行书的学习有一定的用笔技能。
前一篇:【转】毛笔字基本笔画
后一篇:转 书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