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名人录畅国良
(2024-05-17 14:53:38)
标签:
尉氏县人文历史尉氏历史名人 |
尉氏县名人录
畅国良
张士吉
《雉社集》录:张士吉,字存一,尉氏县人,贡生。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流寇至尉,出城避难,入密邑(今河南省新密市一带)大隗山,收养难妇楚氏,使与母相依,抚如骨肉。楚夫张振采寻至,夫妻得复聚。
靳标嵩
标嵩,字维岳。尉氏县人。顺治时岁贡生。学问渊博,文章奥衍宏肆,不袭唐、宋人窠臼。诗宗王、孟,书追晋人。一时远近碑碣,多出其手。《疏园集》·东藏本
李周元
周元,字伯和,尉氏县人。康熙八年举人,任光出教谕。《孝经要义》 刊本、《尚书史略》刊本、《四书大意肤见》三十卷刊本、《续纂雪光录》刊本、《勿非斋文集》刊本。
白龙光
龙光,字燕誉,号环松。尉氏县人。康熙八年拔贡。任遂平教谕,俸满除国子监学正,以父老不就。《五经集解》刊本、《汉魏同诠》刊本、《读史辨》刊本。
李兆元
兆元,字仲显。周元第。康熙十一年举人,任巩县、鲁山教谕,教人务敦实行。《书经证意》寡豪本、《勿欺斋文集》京本。
靳 让
让,字伯逊,号益庵。尉氏县人。康熙十八年进士,投宣平县、汾西县令。江西道御使,旋改通州知州。殚心教养,期年大治。报广西提学佥事,调浙江学使。以母老告归。《天休堂文集》刊本。
李 瀚
瀚,字泅宗。兆元次子。康熙二十九年举人,以内阁中书改投夏邑教谕,终怀庆府教授。《周易承先简说》刊本、《四书承先简说》刊本、《读易吟》刊本、《诚斋未信稿》刊本。
许天锡
天锡,字公纯。尉氏县人。康熙时岁贡生,投涉县训导。质直古朴,同里王伊璜、朱墅、叶咸重之。《六韩居士文集》刊本。
张端翃
端翃,字亦韩。尉氏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搜湖南普化令。性沈毅,潜心理学,与睢州汤斌,仪封张伯行研究心性之旨。卒宜兴,储在文志其墓。《濂洛绪余》家菜本。
王延祺
延祺,字鹤亭,号企白。尉氏县人。康熙时岁贡生,官永宁训导。《从古轩集》麻藏本、《企白集》京菠本。
杨鸿猷
鸿猷,尉氏县人。庠生。笃志好学,贯穿今古。《四书集解》刊本。
王延禧
延禧,字燕亭,号恒斋。尉氏县人。康熙时拔贡,选确山教谕。性方介。《蓿斋日记》刊本。
刘 璞
璞,字含玉。尉氏县人。诸生。性聪睿,为文援笔立就。《问心斋独慰集》刊本。
樊守业
守业,字不成。尉氏县人。诸生。事亲克尽孝道,尤敦友谊。晚年,益邃于学。《悔过集》刊本。
靳
载,字嗣张。尉氏县人。康熙五十年举人,任河内教谕。淹贯载籍,学有湖源。《四书叙讲》《四书肤见》《五峰文集》寒藏本。
靳
址,字则山,让子。雍正时岁贡生,任温县教谕。《易经古本》刊本、《诗经古韵》刊本、《太极通书西铭解》箓賚嬰審砗浕五刊本、
《朱子语类》刊本、《澄碧楼文集》刊本。
张孟仪
孟仪,字峄亭,尉氏县人。性颖悟绝人,博览群籍,尤遂于三礼,手自诠释。乾隆四十八年举人,授延津县训导。卒于官,门人私谥为孝洁先生。
王元凯
元凯,字钟灵,号芥堂。尉氏县人。乾隆时诸生。博学笃行,筑德馨圃,著书其中。《夏小正经传通解》二十六卷刊本、《神听斋杂俎》二卷.家蔑本、《芥堂杂著》二卷.京蔑本、《南村诗钞》二本.苏藏本。
王复性
复性,字道岸。尉氏县人。乾隆时诸生,以足疾绝意仕进。居丧庐墓三年,刚直好义。《道岸集》刊本。
杨慎行
慎行,字淑躬。尉氏县人。乾隆九年岁贡生,任唐县训导,升洛阳教谕,造士有方。《五峰文集》·寒藏本。
张孟仪
孟仪,字峄亭,尉氏县人。性颖悟绝人,博览群籍,尤遂于三礼,手自诠释。乾隆四十八年举人,授延津县训导。卒于官,门人私谥为孝洁先生。《小摅集》家蒙本。
范
范,字谨堂,号竹泉。孟仪弟。乾隆三十六年举人,历湖南芷江县令,州常德桂牧。严捕缉,平乱匪,安集难民,慷慨缜密。学问淹贯,与兄孟仪齐名。《鸿雪山房诗文集》刊本。
腰廷燮
廷燮,尉氏县人,乾隆时寡。《诗集》东菠本。
刘迎恩
迎恩,尉氏县人。《刘士鲁行述》六册.刊本.
刘鸿恩
鸿恩,字位卿,号春舫。尉氏县人、道光二十六年进士,任陕西凤邠道署按察使。《医门八法》四卷石印本。
自《序》略曰:八法者何?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也。人者虽并列,尤以虚实为重。实者,饮食也,以气血为实则误矣:虚者,气血也,气之虚由于血之虚也,气血不分则误矣,以血虚为气则更误矣。寒、热者,由虚、实而生者也。寒可热,热不可寒,实热宜攻下之,寒之则误矣。虚热宜滋补之,寒之则尤误矣。表、里者、虚、实、寒、热所在之处也。阴、阳,则合六者,而兼统之,尊而不亲者也,此八者病之格律也。病症虽多,不能出此范围。以此查病,病无遁情,医无余蕴矣。至切近,至显明,文人学士,可以一目了然。即童稚、妇女,略为讲说亦可了然者也。予生。素不习医面善病,病则谋之于医医不效,则谋之于书,书又不效,或自为方而愈,或迁延而敷衍,待病势衰而自愈,窃谓有病则心乱,检书查方,仓卒不及致详,是以不效。因于无病时,取医书,加以评骘。且汇各种医书,互相考证,乃知千古名医,殚精竭虑,著书立说,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也。自汉迄明,名医辈出,奚啻数十百人,其论证不误,立方有效者,仅有著瘟疫论之吴,又可著广瘟疫论之戴麟郊二人而已,可胜叹哉!且夫医非小道也,非术士之事而儒生之事也。庾黔娄每夕稽颡第五伦,竟夕不眠。儒生不知医,儒书中无医书,诚为千古缺点,千古憾事。予儒生非欲公之於人,传之於后也,特以 自备不时之需耳。
徐春元《序》曰:卫生之道:医学之大端也,自黄帝岐伯而后,著书立说者,代不乏人。然或繁赜而难稽,或简略而未详。术士习焉,不能神明,变通於其间,无惑乎。施治罔效,而于世未有济也。吾师刘公位卿先生,留心医道,博览医书,且研究医理,虽不以医名,而实精於医焉。元从学有年,日侍雨丈,每於论文之余,即论医,言及方书,辄以未得善本为憾。嗣因间方求治者,日不暇给。即举平生之体验考证,以定标准,遂著《医门八法》一卷。其义简而赅,其论确而当,其辩证则语焉必详,其立方则择之维精,缕析条分,俾阅者了如指掌凡遐疑难等症时,医每束手无策而按方施治,莫不药到病除。此书之有益於世者大矣!盖医之为言意也,意显则易知,易知则易从。南车之指,自不致岐途之误。较诸《素问》、《难经》,深奥而罕通者,不诚益人良多哉!书成后,莫不以先睹为快,争抄者几于纸贵洛阳焉。庸斋世三兄,即拟刷印多部,以应同气之求。适值
仕山右,未遑及此刻,因借差回籍,将此书印订成帙,以公同好而偿夙愿。元叨列门墙,不敢妄誉,亦只质言之,而历叙之云尔。《萱堂乐事》一卷。中畅据《河南地方志提要》补以下人一名,书一种:
马羲则
羲则,清尉氏县拔贡,官宁陵训导。顺治《尉氏县志》四卷.刊本。
傅文运
文运,字经天。尉氏县人。康熙时拔贡生。居东里,心体端正,喜读书。《诗经大意》刊本。
洧川县名人录
安见龙
见龙,字霖苍。洧川县人。康熙八年举人。生而颖异。父没,事母最孝。以病卒。遗嘱:祖产悉以让弟。《墨涛园文集》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