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韩寒三论

(2014-03-11 10:18:08)
标签:

转载

分类: 社会
原文地址:韩寒三论作者:吾家山

    韩寒一口气发表了三篇博客,论说他对革命、民主和自由的理解,在网络上激起了很大的反响。一时间,这三个词成为各家论坛上的热门,应该是一件好事。

    作为当年应试教育的反叛者,一个有激情有锐气的文学青年,一个有性情敢担当的赛车手,一个被有些人称为“当代鲁迅”的公共知识分子,韩寒的三论却被很多人批评为妥协和投降,认为他消解了对抗和批判。其实,韩三论看起来还是很轻松的,因为没有学院式的理论阐述,没有翻书本的引经据典,也没有情绪化的宣泄和诅咒,基本上还是来自他自己的体验感悟,来自他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观察和思考,当然也来自他一贯的良知和独立。和李承鹏相比,我觉得韩寒更单纯一些,他总是很认真地讨论,认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渐渐地摆脱了文学青年的跳跃和愤怒。李承鹏常常会像一个狷狂者那样嬉笑怒骂,充满了愤怒和悲凉。

    在岁末年初谈论革命、民主和自由,在目前这样的体制和局势下无疑是敏感的。革命意味着动荡甚至战争,那就会带来灾难和倒退,不管是埃及式的还是利比亚式的。如果革命反的只是贪官,甚至是皇帝,但如果没有改变产生皇帝和贪官的土壤,我们依然只会在旧轨道上开着新列车,专制和贪腐变本加厉,而且积重难返。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每个人都会看着皇帝和贪官眼红,恨为什么那个位置上的不是我。所以我也像韩寒那样幻想着当党员多到成为群众的时候,为了让自己可持续地生存并发展下去,会自省反思,会改良变革,会吸取全人类共同的智慧,学习先进国家的执政经验,有勇气有胆略地舍弃,以换取民族和社会的极大发展空间。

    韩寒谈民主的时候认为是民众的低素质导致我们缺失民主,甚至举很多人开车不会开关远光灯为例来印证我们社会民众素质的低下。这一点我很不认同,但我原谅他的年轻,因为很多人包括一些德高望重的理论家也认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民的低素质导致民主制度难以实施——当然难以推测他们的居心。实际上现在的很多民主国家大多是从专制国家转变而来,之前的国民素质也高不到哪里去。民主制度和国民素质——或者说国民的民主思想——之间的因果关系,制度为因,思想为果。我们是在实施民主的过程中加深对民主的认识和理解,因为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它需要体验和实践;也只有体验和实践才能改造并提高我们的民主素质和思想水平。就像我们不能凭空地等一个人会“游泳”了才让他下水一样,他必须先要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没有民主的土壤,怎么指望开出民主的鲜花?

    自由,不错,我们最缺少的就是自由,所以韩寒“要自由”。现实是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喜欢什么事都要管的政府,却常常是管而乱理,或者管而不理,其实是管了为自己。管了还不让人商量,不让人说话,以为一旦有了管的权力,他的智慧和道德就突飞猛进,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境界,如神如仙,似佛似耶稣。结果是他管坏了以后就禁止大家说话,希望一夜之间大家的思想都倒退三百年,最好是继续歌功颂德,期待下一次的天恩浩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可以点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前者是黑暗的专制,后者流露着民主的曙光,而孟子被朱元璋赶出孔庙就是因为他说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李承鹏说“民主就是不高兴”,就是让我们有高兴和不高兴的自由,有肯定和否定的自由,有歌颂和诅咒的自由,有选择你或者选择他的自由。这一点上,李承鹏确实比韩寒要老道,也要深刻一些。器之为大,在于可容,没有确定和真实的民主体制,选举就是一把廉价的橡皮泥任人玩捏;选民就是一群被愚弄的民众,心冷了还要装出火热的脸孔。

    革命,民主,自由,或者民主、自由、革命,又或者自由、民主、革命,还有自由、革命、民主。词序的不同,肯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局面。

   你的选择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