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六斋日”是佛制,指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古来皆以农历为准,若月小,只有二十九日,则最后二斋日,当改为二十八日、二十九日。按此六斋日,为四天王视察人间善恶之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短期体验出家人沙弥十戒法(八关斋戒实际上比沙弥十戒少“不捉金银”一条)。已受菩萨戒的居士,按《居士菩萨戒》规定,每月六斋日应受八关斋戒。大、小乘经、律、论,常常提到“六斋日”。《佛说四天王经》云:“佛告诸弟子:‘斋日,责心慎身守口,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山上,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镇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蜎飞、蚑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自下。’”后秦龟兹国三藏鳩摩罗什译《摩訶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二、叹净品第四十二:“佛言:一切法毕竟清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般若波罗蜜,亲近正忆念者,终不病眼,耳鼻舌身亦终不病,身无形残亦不衰老,终不横死。无数百千万诸天,四天王天乃至净居诸天,皆悉随从听受。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诸天眾会善男子、善女人為法师者在所说般若波罗蜜处皆悉来集。是善男子、善女人在大眾中说是般若波罗蜜,得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福德。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在诸天眾前说是般若波罗蜜义,是善男子、善女人得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福德。”《观普贤经》曰:“刹利居士,于六斋日,敕诸境内力所及处令行不杀。”《四分律》云:“佛在罗阅城,时城中诸外道梵志三时集会: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众人大集,来往周旋,共为知友,给与饮食,极相爱念,经日供养。时瓶沙王在阁堂上遥见,问左右人。乃至瓶沙王即下阁堂,往诣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佛言:‘罗阅城中梵志三时集会,善哉世尊!今敕诸比丘令月三时集。乃至我及群臣亦当来集。’时世尊默然受王语,集比丘僧告:‘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大众集。’瓶沙亦将群臣来集,诸长者欲闻说法,佛听比丘说契经。”这里着重讲到六斋日中的三斋日。《大毗婆沙论》四十一曰:“三十三天于白黑月每常八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集善法坐,称量世间善恶多少。见造善者便拥护之,见造恶者即共嫌毁。” 也提到六斋日中的三斋日。《大智度论》卷十三:“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槃。”
十斋日,所谓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非佛制定。最初由道教吸收佛教六斋日、添加四日而成。道教中又称十直日。南朝宋著名道士陆修静编撰《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首次出现十斋日:“月十斋:初一日,北斗神下降。初八日,北斗司杀鬼下降。十四日,太一使者下降。十五日,天帝及三官俱下降。十八日,太一下降。二十三日,太一八神使者下降。二十四日,北辰下降。二十八日,下太一下降。二十九日,中太一下降。三十日,上太一下降。自下中上三太一下日,皆天地水、一切尊神俱下,周行天下,伺人善恶。”唐初崇奉道教,十斋日编入《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卷三十“立春后不决死刑”条有云:“诸立春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徒一年。其所犯虽不待时,若于断屠月及禁杀日而决者,各杖六十:待时而违者,加二等。”疏议云:“断屠月谓正月、五月、九月,及禁杀日谓每月十直日: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随后,《地藏经》、《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七俱胝独部法》等极少数汉译经论,为了顺俗,将十斋日改换佛教内容,收入其中。问:有人据此称《地藏经》为伪经,法师有何看法?答:笔者认为《地藏经》是真经。佛制六斋日,专为不能受持长斋的在家众而制定。若能日日持斋,功德更大。十斋日,于六斋日加了四日,与《地藏经》的法义没有冲突,不能据此称《地藏经》为伪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