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不同环境下的解读

(2013-09-08 16:31:29)
标签:

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教育

分类: 原创心语
【原创】“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不同环境下的解读
(一)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原文: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2】释义:沛公在鸿门宴上出来后,项王派都尉陈平来叫沛公(刘邦)。沛公对樊哙说:“现在我出来,没有来得及告辞,怎么办?”樊哙说:“干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礼节,讲大节无须讲究小的责备,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砧板,而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还告辞干什么!”于是一行人离开那里,让张良留下来向项王致歉。
【3】注释:大行:干大事,大的作为。顾:顾念,考虑。细谨:细微末节,小的谨慎。辞:拒绝。不辞:不躲避、不回避。让:责备。
 
(二)“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译文
 
译文1:干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译文2: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躲避小的责备。
 
(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赏析:
 
【1】这是樊哙在鸿门宴上劝说刘邦的一句话。当时宴会上的形势对刘邦极其不利,刘邦借上厕所之机准备逃走,但又担心失了礼节,故樊哙劝说。刘邦也因入鲨岁/时刻,也就顾不上什么“细谨”、“小让”。
 
【2】今天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要想干出一番大的事业,对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等细微末节也应加以重视,小的过失要时常防范并及时改正,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就一番宏图伟业。
 

 
【原创】“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不同环境下的解读
月光之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