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能力综合训练及参考答案[案例]
(2011-01-31 20:37:08)
标签:
材料与热处理训练教育 |
分类: 教育科研 |
【例1】某工厂生产精密丝杠,尺寸为φ40×800mm,要求热处理后变形小,尺寸稳定,表面硬度为60~64HRC,用CrWMn钢制造;其工序如下:热轧钢棒下料→球化退火→粗加工→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时效→精磨。
试分析:
1. 用CrWMn钢的原因。
2. 分析工艺安排能否达到要求,如何改进?
丝杠是机床重要的零件之一,应用于进给机构和调节移动机构,它的精度高低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定位精度和测量精度,因此要求它具有高精度和高的稳定性、高的耐磨性。在加工处理过程中,每一工序都不能产生大的应力和大的应变;为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稳定,需尽可能消除工件的应力,尽可能减少残余奥氏体量。丝杠受力不大,但转速很高,表面要求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洛氏硬度为60~64 HRC。
根据精密丝杠的上述要求,选用CrWMn钢较为合适。其原因如下:
(1)CrWMn钢是高碳合金工具钢,淬火处理后能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满足硬度和耐磨性的要求。
(2)CrWMn钢由于加入合金元素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热处理工艺性能,淬透性好,热处理变形小,有利于保证丝杠的精度。目前,9Mn2V和CrWMn用得较多,但前者淬透性差些,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精密丝杠。对原工艺安排分析:原工艺路线中,由于在球化退火前没有安排正火;机加工后没有安排去应力退火;淬火、低温回火后没有安排冰冷处理等项原因,使得精密丝杠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和变形,很难满足精密丝杠的技术要求。所以原工艺路线应改为:下料→正火→球化退火→粗加工→去应力退火→淬火、低温回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精加工→时效→半精磨→时效→精磨。
【例2】有一载重汽车的变速箱齿轮,使用中受到一定的冲击,负载较重,齿表面要求耐磨,硬度为58~62HRC齿心部硬度为30~45HRC,其余力学性能要求为σb>1000MPa,σOF≥600MPa,AK >48J。试从所给材料中选择制造该齿轮的合适钢种。
35、45 、20CrMnTi 、38CrMoAl 、T12
分析:从所列材料中可以看出35、45 、T12钢不能满足要求。20CrMnTi能全面满足齿轮的性能要求。
其工艺流程如下: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齿。
【例3】机械式计数器内部有一组计数齿轮,最高转速为350r/min,该齿轮用下列哪些材料制造合适,并简述理由。40Cr、20CrMnTi、尼龙66。
工作条件分析:计数器齿轮工作时,运转速度较低、承受的扭矩很小,齿轮间存在摩擦,因此要求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由于该结构特点要求选材时重量要轻,工作噪音要小,在无润滑条件下长时间工作,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很明显,40Cr,20CrMnTi等合金钢由于价格太贵、太重、加工复杂而不合适。而尼龙66工程塑料较为合适。其原因:
(1)有足够的抗弯强度(≥70~90MPa)和冲击吸收功(10~45J)。
(2)耐磨、减磨、消音、耐应力开裂。
(3)-40~100℃可长期使用。
(4)有较好的弹性,吸震,防冲击,噪声小。
(5)重量轻。
(6)耐蚀性好。
(7)可用注射法一次成型,制造工艺简单,生产率高,成本低。
【例4】现有一碳钢制支架刚性不足,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可有效解决此问题?为什么?
①改用合金钢;
②进行热处理改性强化;
③改变该支架的截面与结构形状尺寸。
答:选③,改变该支架的截面与结构形状尺寸。因为金属材料的刚度决定于基体金属的性质,当基体金属确定时,难于通过合金化、热处理、冷热加工等方法使之改变。
【例5】某一用45钢制造的零件,其加工路线如下:
备料→锻造→正火→粗机械加工→调质→精机械加工→高频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磨削,请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热处理后的组织。
答:正火目的:消除锻造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同时均匀组织,细化晶粒,为后续热处理作组织准备。组织: 晶粒均匀细小的F 和S。
调质目的:提高塑性、韧性,使零件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组织: S 回。
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目的: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低温回火目的:降低内应力和脆性。表层组织: M 回,心部组织:S 回。
【例6】选择下列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并编写简明的工艺路线(各零件均选用锻造毛坯,并且钢材具有足够的淬透性):
(1)某机床变速箱齿轮(模数m=4),要求齿面耐磨,心部强度和韧性要求不高,材料选用45 钢;
(2)某机床主轴,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轴径部分要求耐磨(HRC 50-55),材料选用45 钢;
(3)镗床镗杆,在重载荷下工作,精度要求极高,并在滑动轴承中运转,要求镗杆表面有极高的硬度,心部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材料选用38CrMoALA。
(4)M12 丝锥,要求刃部硬度为60~62HRC,柄部硬度为30~40HRC,材料选用T12A。
答: ⑴45 钢机床变速箱齿轮: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超音频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⑵45 钢机床主轴: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⑶38CrMoAlA 镗床镗杆: 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氮化→研磨→成品;
⑷T12A 丝锥: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柄部盐浴加热快速退火→精加工。
【例7】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
(1)经冷轧后的15 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
(2)ZG35 的铸造齿轮;
(3)锻造过热后的60 钢锻坯;
(4)改善T12 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答: (1)再结晶退火,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降低了硬度,消除内应力。得到P+F(P 为等轴晶);
(2)去应力退火, 目的:消除(铸造)内应力。得到P+F;
(3)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得到P+F;
(4)球化退火, 目的:使片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得到颗粒状P+Fe3C。
例8:选材设计一个车床主轴。该主轴受交变弯曲和扭转的复合应力,载荷和转速均不高,冲击载荷也不大,轴颈部要求耐磨。请选材并设计热处理工序。需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画出工艺曲线,并指出热处理后的组织。(备选材料45、T8、20CrMnTi)
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