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2009-05-08 22:58:08)
标签:

围屋

客家

仁厚温公祠

梅县

建筑

客家文化

旅游

杂谈

分类: 历史古迹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围龙屋是位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带客家人特有的建筑,也是客家文化的标志。由于从中原地区南迁至此偏远的群山峻岭之中,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由此而形成了围龙屋。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又被称为“世界民居奇葩”。

    仁厚温公祠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丙村镇群丰村。“仁厚温公祠”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她是唯一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仁厚温公祠是宗祠与住宅合一的民居建筑。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南北长87米,东西宽一百二十多米。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俨然一座庞大的民居建筑。中堂部分就分上、中、下三个厅堂。上厅最高,中厅最大。中厅高5.65米,宽9.3米,深7.37米。房间有390间,两边还有近百的杂间。这在民居建筑中是极为罕见的。仁厚温公祠是一座典型的客家人特有的围龙屋。她构造精巧,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用不同。整座建筑有一条中轴线,两边对称,由前至后渐次升高。中间部分是正堂,是族人祭祖、庆典、宴客之处,气势雄伟。八行横屋整齐对称。三重弧型的围屋型似长龙,美如彩虹。如此庞大精巧的客家围龙屋,既有中原传统民居之遗风,又有新环境新条件下的创新。在堂屋与围屋之间有一个化胎,是客家民居的特色。而在化胎上种苏铁,则是仁厚温祠所特有,因为这里还有一个族人祖先的传说故事,苏铁是此地温氏祖先的救命树!那苏铁经四百多年的生长繁殖,古朴苍劲,枝繁叶茂,每墩的外围周长有四十多米,要三十个人手拉手才能围拢。

资料来源:1、客家围屋

         2、梅州仁厚温公祠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探访梅州巨型围屋——仁厚温公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