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评课稿
(2012-11-09 19:49:35)
标签:
评课杂谈 |
分类: 其它 |
可能性这节课是小学数学四大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概率部分的内容。由于现实世界中严格来说确定现象是十分有限的,不确定现象确实大量存在的,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的教学分支。《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初步体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王老师在充分研读教材和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上花大力气,准备了白球和红球等教学材料,并且考虑到了细节的落实,有效的组织学生学习。整堂课,学生从头到尾,兴趣盎然而又有秩序地活动,人人参与,又做到个个都有新的体验,有新的提高。
一、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以活动为中心”,注重选择富有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基于这些,王老师准备了两个袋子,1号袋子3白3红,2号袋子6红。2号袋子一定摸出红球,不可能摸出白球,这两个结论都是确定的,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来,就不展开活动。而1号袋子有可能摸出红球,但不一定就能摸到。所以王老师组织学生小组内先猜球,再摸球,每人连续摸2次,摸完第一次后放回搅匀再摸第二次,让学生经历猜球、摸球、验证,在活动中清晰的理解“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白球,没摸之前谁也不确定”。接着,王老师多媒体出示4白2红、5白1红、6白,在球的颜色慢慢变化中理解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慢慢变小一直到不可能摸出红球,在不断变化中感受可能性的联系与变化。
二、学以致用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王老师呈现了多幅与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画面,如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三天后可能会下雨,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生活实例来提高认识,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选择,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哪些是一定的,使学生逐步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的认识,王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事件,让学生有意识地寻找生活中具有可能性的事件,如人每天一定会睡觉,为学生提供了大胆想,大胆说的机会,让学生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真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在次基础上,王老师还补充了几个数学上用这三个词描述的例子,如四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可能是三位数等,将这三个词的用途再一次拓宽。
三、练习中强化对可能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