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计划总结 |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
数和数的运算:
1、认识记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空间和图形: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实践与综合应用
1、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统计与概率:
1、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及应用,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复习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一(1)班50人、一(2)班48人,两个班学生的特点都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或创设情景的学习活动。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个小调查、一个模拟实践操作,他们学习可以说是不亦悦乎,好像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创造也就不断出现。
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也有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上比较薄弱。
四、复习阶段培优补差的措施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那些地方还需努力。
5、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6、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五、具体课时安排
日期 |
内容 |
知识和能力训练要点 |
针对学生 |
12日 |
认识100以内的数 |
1、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顺序,理解数位,掌握数的组成 2、正确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
|
13、14日 |
100以内的加减法 |
1、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复习中感知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
|
15日 |
认识人民币 |
1、进一步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人民币间的简单换算 |
|
18日 |
认识时间 |
1、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时间与我们的密切关系 |
|
19日 |
位置、图形的拼组、找规律、统计 |
1、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
|
20、21、22日 |
解决问题 |
2、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能根据文字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渗透文字中所反映的事物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
25、26日 |
综合练习与模拟考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