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
(2020-12-01 09:05:07)分类: 笔随心动 |
《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
按照之前的教材,只要学生对学校有初步的认识,能够理解教学要求的内容就可以了。但新教材对“新开始的生活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一情感体验,不仅要求学生有基本的认识,还要有自身深刻的感知。针对这一个转变,不能按以往创设情境这一教学设计进行了,而要加强学生的自主体验。项目一“校园风景线”,可以首先将“校园剪影、校史寻踪、校训感悟”三部分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实地考察、分组采风、讨论汇总等形式,将此部分内容迅速熟悉、掌握;然后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在课堂上由学生向老师讲解;最后还要将这部分内容的深刻感受演示出来。
对于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如果仅仅在课堂上简单阐述,势必会削弱这种激扬的势头。采取这种“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锻炼了研究、表达、沟通等技巧。当然,这种教学方法适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如果是教学重点、难点,仅仅依靠此方法是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的。
二、“情景再现”教学法
可以通过创设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演示各种避难或自救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尤其是在“防范他人侵害,远离危险环境”这一环节,可以利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情况,以编演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设计情节并表演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学习热情高涨,而且对于应该要掌握的教学难点及重点,可以轻而易举地接受并消化。同时,通过编演情景剧,加强了学生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了解了遇到突发的灾害,应怎样迅速自救或脱离险境等。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就是说,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趣味性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只要我们以“新理念规范教学,以新策略指导教学”,思想品德课一定会精彩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