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
(2017-12-04 08:45:00)
标签:
教育 |
分类: 书香醉人 |
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
——读《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有感
看到《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这本书的书名,我首先想到了一个词——“教书匠”。在我们的观念里,教书匠是一个带有轻蔑成分的称谓,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都不希望自己被冠上“教书匠”这一称谓。这本书的作者却拿大家都很反感的名词命名,是何用意呢?带着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作者在前言以非常精准的语言介绍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就是优秀工匠们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它是一种做事极为认真、细心、执着、求精的精神追求。各行各业都需要工匠精神,每个人也都需要工匠精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与文明的传播者,身上担负的是传授知识和塑造灵魂的双重责任,这就决定了比之其他行业,教师尤其需要具备工匠精神。
教师不但应该具备工匠精神,而且严格来讲,教师本质上应该算是特殊的工匠,是教书育人的工匠。我们反对固守成规的教书匠,呼唤精益求精的教书匠,即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
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喜欢精雕细琢,对待工作和事情精益求精,视工作为修为,视品质如生命,视产品为作品,努力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机心。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
有的人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工匠精神;从教数十年的教师依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这是工匠精神;那些拥有某项绝技,能在黑板上反手画圆、能用二十种语气说“你好”、能在开学一周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这都体现了工匠精神,都是合格的、时代呼唤的“教育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