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商业情报战》阅读对比

标签:
赛立信竞争情报商业情报战企业竞争情报杂谈 |
分类: 赛立信研究观点 |
两本《商业情报战》阅读对比
竞争情报与商业间谍
由赛立信竞争情报事业部编著的竞争情报实战书籍《商业情报战——企业竞争情报搜集与应用》2011年12月出版之后,在网上查找一下,发现竟然还有另一本书也叫《商业情报战》。于是买了一本,看看两本书的异同。
笔者通过下面的表格,将两本书作了对比,让大家直观地了解两本书的区别。
本质区别
笔者认为,两本书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写作的内容主体竞争情报与商业间谍的区别。这正如本期月刊的刊首语《商业侦探与竞争情报》一文所说的,竞争情报是用合法的收集手段,收集非商业机密的信息;商业间谍则是用违法手段或不正当手段去获取商业机密的人或组织。两本书的封面设计,也从视觉上呼应了这个区别,一本是张扬火红的,一本是隐蔽阴森的。《商业情报战——企业竞争情报搜集与应用》(以下简称《企业竞争情报》)讲述的是合法的情报,并在第一章“竞争情报与企业战略”中明确提出竞争情报与商业间谍的区别;而《商业情报战:经纪人,交易员,律师,间谍》(以下简称《间谍》)主要讲述的是非法的商业间谍及间谍行为。不过作者埃蒙·贾维斯在书的前言中提到“一直无法回答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商业间谍究竟是对还是错?”因此,在此书中被称为“商业间谍”的人也未必就是真正的商业间谍,很可能会误导读者。
可读性
从书的可读性方面说,虽然《企业竞争情报》有很多理论及专业性的知识,但很多都配上了简明易懂的图表,穿插了大量精彩的案例,介绍竞争情报如何服务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投资、决策、研发、生产、营销、物流、客服等。以及书的最后一章按类别列出了“赛立信”十多年来亲手经历的10个案例。切合实际的案例加上简单的说理,不枯燥乏味,使读者很容易明白什么是“竞争情报”,理解竞争情报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而《间谍》是一本译著,可能是太“忠于原著”的去翻译,笔者感觉行文不太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起来不流畅也很乏味,远不像书的封面那句宣传语“比小说更好看的商业谍战书”。其次,中国读者不太了解西方的政治历史背景,没有很多的共鸣。再加上书的作者和译者都不是从事这一行业的专业人士,没有加入自己的观点,整本书的故事就像“淡如水”的记叙文。
实用性
笔者是个实用主义者,很看重书籍的实用性。因此,我觉得前者在实用性方面,远优于后者。《企业竞争情报》中涵盖了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竞争情报产品设计,具体的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及竞争情报项目执行的步骤等内容,为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提供了实际的解决方案。是一本带有工具书性质的书籍,因此,它不仅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对企业经营者、市场信息方面的负责人、竞争情报从业者、竞争情报项目推广人、项目执行人员等均有非常实用的价值。就算读者没有一点竞争情报的知识,读完书后也能知道应该从哪些渠道搜集情报信息,了解竞争情报运作的基本方法和流程,知道竞争情报应用于企业运营的哪些领域。甚至可以参照书中的案例,开始做一个初级的竞争情报收集员呢!
而《间谍》虽然用十个章节试图还原西方商业间谍的发展史,但每章的内容比较松散,但笔者在看完之后还是不能理清西方商业间谍历史发展的脉络。倒是书中提及的搜集情报的各种高超手段,令我”大开眼界”。例如:建立假网站窃取信息;利用激光话筒窃听远至一公里外的地方的谈话;运用微波传输摄像机进行跟踪监视活动;用超复杂的卫星监控手段监控机器设备;向电子邮件发动黑客进攻;甚至不放过公司的垃圾桶……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不过这些手段正是我们竞争情报行业不能使用的方法。
总的来说,笔者更推崇《商业情报战——企业竞争情报搜集与应用》,它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任何宣传噱头,是一本实实在在为企业竞争情报实战提供参考的工具书性质的书籍。(赛立信竞争情报事业部
【欢迎与赛立信竞争情报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赛立信研究集团旗下,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竞争情报事业部,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竞争对手调研、行业分析研究、竞争情报整体解决方案、竞争情报管理系统等竞争情报产品与服务。文章联系:E-mail:ci@smr.com.cn;电话:020-22263639。网址:http://www.sinoci.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