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篮球体育球场球员推杆亚洲王玉春 |
分类: 高尔夫 |
球场上的礼貌规范
规范 1、安全
在击球或进行练习挥杆之前,球员应确认球杆可能击到的地方及可能因击球或挥杆而被球或任何石块、小石子、树枝等打到的地方及其附近无人站立。确保安全的传统做法是球员在开球前大声喊“开球”,以提醒可能在球击打范围内的人员及时闪开。然而,现在连职业球手们都“难开尊口”了,平时和好友或老板们一起打球时,不好意思自己一个人“傻乎乎”的喊,或者根本就懒得喊。习惯成自然,在正比赛中也不会喊了,以至于在一些赛事现场或电视转播中,你便会看到一个“飞来横球”打到了球道旁的观众……
规范 2、为其他球员着想
当球员正在做击球准备或正在击球时,任何人不得走动、讲话、站在球或球洞附近,或站在球或球洞的正后方。高尔夫球比赛中,球员击球、推杆时无不全神贯注,最忌讳被周围环境所干扰。在果岭推杆的最后关头,当一名球员在仔细观察地形,思考推击路线时,其他球员及球童都站立不动,凝神屏气,此时,耳边只有风声轻拂而过,时间仿佛也凝固了,随后,只听的一声“球进洞”的声响,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露出了笑容……相信凡是打过球、看过球的人对这样的场景绝不陌生。不知从何时起,手机、呼机等发出的一些不太动听的声音在球场上传播开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种“顽症”。如果你平时和好友结伴打球时,你们的谈话或击球时不时因对方的电话中断,一场球下来,无论天气多好,球场多棒,想必你也会觉得很不舒服;如果你是职业选手参加比赛,在发球或推杆时突然被观众群冒出的烦人的铃声所干扰,其恼火程度不言而喻,而因此对你成绩和奖金造成的影响,谁来负责?在亚洲举办一些国际大赛上,工作人员将“请关闭手机”、“请保持安静”的标牌放的再多、举的再高,还是难以让噪音绝迹。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球迷的因素,为赛事做宣传的公关公司对媒体和观众疏于指导也是原因之一,公关公司力求更多的记者和观众前来采访和观看,却忽略了大部分对高尔夫不甚了解的公众可能对现场造成障碍,比如:手机声肆意响起、踏进不该进入的区域拍照、摄像等。
规范 3、打球速度
为了大家的利益,球员打球时不得延误时间。打球超时已是各地普遍现象。按规定,球员打完一轮18洞应在四个小时以内,球会的巡场员应随时在场内巡视,对打球明显缓慢的小组做提醒,并处理导致慢速的原因,如球员屡次下场打球延误时间,应对其提出警告,限制其下场。在正式比赛中,不正当延误是违反规则要受罚的。
打球超时的各种因素
*超人数:通常同一组打球不得超过4人,但5人、6人现象却屡见不鲜,有的球场为得到更多的客人预定,对之视而不见。泰国以“打球宽松”出名,亚洲有些国家也在步其后尘。
*闲杂人员跟随下场:有些地方老板打球,秘书、随从陪同在后,一路有说有笑,好像逛公园,打球速度可想而知,真让后面的小组“急煞”。
*未够资格的球员下场:通常球场规定差点在36以内的球员方可下场打球,但由于很多地方对差点的认定无法可依,球员自报差点,无凭无据。更多球场只顾卖会员卡,新会员仅练过几杆就径直“场上实战”,一步一杆,球东进树丛,西飞落水,光找球就忙得不亦乐乎,哪还顾得上考虑打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