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瓦河葡萄酒让我怎么说你呢?

标签:
晋阳葡萄酒卢瓦河葡萄酒盲品酒商中国葡萄酒杂谈 |
分类: 观点评论 |
http://s12/middle/510630c2hce1c7571503b&690
前不久参加了《中国葡萄酒杂志》的专业盲品活动,主题是卢瓦河葡萄酒。一共品尝18款不同原产地命名的葡萄酒,多一半为干白,有一款气泡,一款桃红,剩下的为干红。其实大部分中国人对卢瓦河的酒还不了解。因为这是法国一个白葡萄酒、气泡酒及桃红酒的重要产地,中国人都不太喜欢这些酒。
盲品结束后着实对中国消费者捏了一把汗。一共18款其中有6款有问题,占了总体的三分之一之多。问题的所在大部分是氧化与老化。具有戏剧性的是一家广州公司提供的三款酒都因为存储问题而过早的老化。估计此公司没有一个像样的酒窖和仓库吧。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些酒普遍的年龄过大,我们知道卢瓦河南特地区的Muscadet要在1-2年内饮用,放5年肯定不能喝了。而一般的干白最好在3年之内喝掉。干红也没有太久的陈年能力,不能超过5年。
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进口商会进口过期老化的葡萄酒,难道他们真的连起码的葡萄酒知识都不懂吗?答案也许比较复杂。据我分析可能有几种原因。
第一:卢瓦河的葡萄酒大部分的消费者是法国本土,出口并不多,尤其是中国。除了每年的销售外,许多酒庄都会有一部分的库存,这些库存酒过了年限,在法国国内无法正常销售,但丢掉也非常可惜。于是便低价兜售。而中国的葡萄酒进口商选酒主要看的是价格,只要便宜就要。不管产地产区及品质。
第二:卢瓦河的酒中国市场占有率很小,大家都不了解,即使氧化与老化,如果不是专业人士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喝出来,还以为就是那个味道呢,这是基于对卢瓦河酒认知能力有限。
第三:也许这些卢瓦河的酒在进口时并没有氧化或老化,但此产区的酒比较脆弱,容易氧化老化,加上中国酒商有专业酒窖与仓库的较少,所以坏酒的比率极高。
看到了卢瓦河这类产区的葡萄酒的确很难再海外推广,就算出厂质量没问题,但也有可能在进口或中国的各个环节出现问题。给他们造成极坏的形象。想起去年卢瓦河在北京的推广会也很是寒酸,聊聊的酒商,大部分的干白,真的不对中国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