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喜乐女人,不做“火药桶”
(2013-03-07 15:09:37)
标签:
女人育儿 |
分类: 家庭 |
钱红林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母亲在一家大饭店里擦桌子的情形,她这样做是为了在圣诞节前挣到足够的钱,给我买化学实验仪器。我的母亲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时常表现出天赐的智慧。”
以上的场景,是我记得的一本英国人写的书中的一个场景。
在岁月中,我的不忧愁的生活、我的喜乐生活有几许?
在众人的岁月中,有多少母亲有喜乐的生活?
如今,那个生活拮据却欢喜快乐的女人在哪里呢?
——在学步儿童互相嬉戏的小区花园中,母亲们大多缺席,她们在哪里呢?她们在上班,然后疲累地回到家,以最快的速度换鞋、洗手,然后抱上自己的小宝宝。
——在幼儿园举办的开放式活动中,母亲们暗中将自己的孩子与他边上的小孩比较,“怎么那个孩子能那么专注,我的孩子总是东看看、西望望呢?哎呀,这孩子这样下去,以后学习会怎样呢?”
——上了小学,孩子拿回卷子请家长签字。若是优秀成绩,母亲们喜上眉梢,若是中下等的成绩,母亲则无法控制内心的怒气:“我这么辛苦带你,你怎么学成这样?你以后怎么办?”
我们能找到的,大多是“超级母亲”,在外打拼,在家还要关心丈夫、孩子,“超级母亲”疲累不堪,“超级母亲”的怀里揣着一个火药桶,随时可能被点着、爆发。
有一位母亲叫莹,她正好40岁,走在街上,这天是她的生日。她突然看见雪花飞舞,看见白雪如花,飘落在她的手套上,呀,有十几年没有停下来手捧雪花发会呆了。
我们说:家庭中女人的心灵基调决定了家庭的基调,在匆忙的生活中,这位家庭中的女人,她很少欢喜快乐。那么,她的家庭基调会怎么样呢?毫无疑问,这位女人的家庭基调会如她本人一样,充满着紧张感。
而如今呢,那位十几年间没有空闲时间静下来欣赏一朵雪花的女人莹,她一不小心就要成为“火药桶”了。
晚上,孩子入睡了,丈夫到家时已是九点多。丈夫还未换上拖鞋,这位鼻子酸酸的女人的“火药桶”就被拉爆了……吵架、眼泪、疲惫、蓬头垢面,明天还得在闹钟响后立即蹦起来。
这个女人在疲惫的争吵后自言自语:这不是我要的丈夫,不是我要的生活……我快崩溃了。我青春年少时对爱情的想象难道落入了一场空前疲惫的陷阱中了?
曼妙的女孩— 苛求的妻子— 失望的女人— 消极的丈夫— “火药桶”边上的孩子 — 家,难以成为受祝福的地方。
青春年少时多次读到对中年女人的描写:脸色惨淡,性情无常,头发凌乱。每个女孩都不希望自己沦为这样的形象,然而,岁月却无情地将那个曼妙的女孩雕凿成这副样子。
当我们拼命去追求好生活的时候,好生活却悄悄地溜走了;当我们花很多钱买化妆品的时候,我们脸色无光泽、布满了生活压力的痕迹;当我们老拿自己老公与别人老公比较的时候,我们自己正在丧失对老公的吸引力;当我们猛然醒悟之时,岁月早已流逝,我们已经老了。
是谁拿走了我们的喜乐?是紧张的生活节奏,是我们对生活的过高奢求,是专家和媒体正在制造的“超级母亲”的神话。
今天,去取回本属于我们的喜乐,成为了天下女人们的头等大事。我们得放下所有其他重要事情,先去做这个“头等大事”——取回喜乐,那么,我们才会丰润光泽。虽然渐渐老去,但是我们心情恬淡怡然,我们的丈夫们觉得有这样女人在家的生活是他的幸福,而我们的孩子们喜欢这样一位很少忧愁、总是给家庭带来力量的母亲。
我们的家定会略有改变。一切皆因喜乐在家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