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有是内心散发的自信——纪念邓丽君

(2010-05-10 12:23:41)
标签:

贾堂霞

声乐艺术

邓丽君

内心

自信

天才

张希武

郭启宏

张菲

于丹

纪念

 http://s14/middle/510611b748635e3b00bfd&690

 

    对许多黄皮肤、黑眼睛的人来说,邓丽君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音乐记忆,也是内心的精神家园。

    十五年前的冬天,俺还在部队文工团从事演艺工作的时候,就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后面的小板房里,听到过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围坐在电火炉旁唱起一首首熟悉的邓丽君的那些曾被历史定位为“靡靡之音”的歌曲,以及将她的歌曲的名字串成一首名为《送邓姐丽君》的诗,一遍遍痴情地朗诵。

 

http://s5/middle/510611b748635e3b05734&690 

 

    忙忙碌碌中漫步人生路,十五年弹指而过,当超女、快男以及魔术化文艺快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时候,俺不经意间想到了邓丽君。这种记忆的苏醒缘于5月7日著名词作家张希武老师对俺的新专辑的点评,他在文章说:“专辑里大部分歌曲感情浓烈,跌宕起伏,声势浩大。感觉好像少了几首平平缓缓的抒情歌。不要高音,不要大嗓,我要听你的娓娓诉说,柔肠百转,哪怕是一首小歌小调,在其中有个对比,就会觉得新鲜。邓丽君的歌几乎都是小歌小调,但是她能扣人心弦”,字里行间,落笔到邓丽君的小歌小调扣人心弦之上。而就在这个时候,邓丽君又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各种媒体中的关注焦点,原因是因为她的辞世十五周年,媒体报道,5月7日,在台湾举行了一个邓丽君纪念研讨会,在这个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以她几近标准的笑容和俯瞰式的语言风格说“邓丽君之所以打动大陆人心,是因为她诚恳的态度,邓丽君歌曲里的笑和泪,可以穿越政治和时空,直指人心,如今邓丽君虽然逝世15年,歌声依旧在各地传颂,这对中华文化的意义上,邓丽君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歌手而已了”,并推崇邓丽君是情感的记忆,也是百科全书,邓丽君不仅是台湾或大陆的,而是世界文化历史的重要符号,她想代表大陆歌迷说一句话:我们想念妳。尽管于教授的“代言”看上去颇有些张希武老师说俺专辑中的那种高音大嗓的感觉,但是“邓丽君是情感的记忆”这句话应该是真实的。不过,作为一个曾经体味过近20年的舞台风雨的歌者,俺更看重在台湾电视综艺界有“三王”之称的艺人张菲所说的一段故事,他回忆说,邓丽君在高雄演出时,曾经指名由他主持,他与邓丽君一起搭车赴高雄时,邓丽君要求他拿掉手上的劳力士满天星手表和2.5克拉钻戒,邓丽君还对他说,“富有是内心散发的自信,不是由这些外在的东西表现的”。张菲说,他当场就像受洗一样,灵魂几乎被改造了。俺觉得张菲所说的故事道出了邓丽君的一种特别的品格,这种品格就是基于她的天赋、勤奋、执着乃至信仰氤氲而成的内心散发的自信,因此才能达到万物化淳浸人心田的魅力。

 

http://s9/middle/510611b748635e3b06f98&690 

 

    邓丽君是不可复制的天才,这句话出自当代著名剧作家郭启宏先生,这位经常光顾俺的音乐时空指导的老师去年春天访问台湾后,在他的博客中写了一篇博文,名为《不可复制的邓丽君》,文中说,“有关邓丽君及其艺术的书籍、图片,尤其是音像制品,多得不可胜数;然而,拜谒之际,我却获得一个鲜活的感觉----唯独天才不可复制”,俺在读了郭老师的后,还专门回复说“大千世界何是头,小城故事话春秋;丽人虽逝余音在,君子沉吟堪好逑”,表达自己对邓丽君的理解和对郭老师“唯独天才不可复制”一语的钦佩。

 

http://s6/middle/510611b748635e3bfe2f5&690 

 

    今天,在人们怀念邓丽君的季节里,俺特意用早上的时间从网络上再次接近邓丽君,感受她那种内心散发的自信,写下这些文字,以表达对这位逝去的天才的纪念。   

 

http://s5/middle/510611b748635e3b03be4&690 
 

   

     背景音乐:《思恋》(维吾尔族民歌  贾堂霞演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