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年度长达5次的触碰考验,2000点成为市场普遍认可的“政策底”。但在政策底确立后,尽管后续的政策组合拳仍然不断抛出,大盘短期依然不见起色。本博前面的观点认为,
“政策底”往往不是“市场底”。那么,今天的地量十字星之后,大盘的“市场底”究竟会在何方?
我们从过去A股多轮牛熊更替周期中观察,“市场底”总是滞后于“政策底”,且“市场底”一般在“政策底”出现后1-3个月内探明。且两者相距的点位一般不超过10%。
例如,2008年9月17日,上证指数跌至1800点附近,随后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当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另外由于财政部决定证券交易印花税19日起单边征收等利好影响,2008年9月19日,大盘暴涨了9.45%,千余只股票涨停。并且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中,大盘继续暴涨7.77%。利好的出现,使1800点成为“政策底”。但在冲高后,市场继续回落,直到跌至1664点时,上证指数才真正见底,而此时已经是10月28日了。
在2004年时,1300点成为著名的“政策底”,在诸多利好出炉后,市场一度认为1300点是不会跌破的“铁底”。但市场随后表明,1300点不过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在跌破1300点后,市场连续阴跌不止,直到998点时才真正见底。
当然,我们以上所举案例,也仅是A股短暂生命周期中可以参考的实例,并不一定具备可复制和延续性。特别是多了股指期货合约这个较大做空机制以来,主力机构博弈的重心几乎移师到这个市场里。目前主力合约动辄每天3、4千亿的成交金额,完全甩开了上海市场500亿的水平。而真正行情转暖的可参考指标,必然在人气的回暖和量能的回升基础之上。
从现在开始,2000点起步,大家一起来关心资本市场,关注新一轮行情何时真正到来!本博作为为数不多的盘中实时直播博客,相信每天都会有第一手的看盘感触和价值信息与朋友们一同分享。
盘中我们通过主力资金跟踪系统,实时不断的在扫描潜在的热点机会,特别提炼出短线异动操作主线。有兴趣的朋友不妨Q我:只做龙头(2075207845),或者微信我:zzlt1688
,大家一起来探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