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財務長》杜綉珍 培育在地人才 充分授權

标签:
财经 |
分类: 投資理財資訊 |
《兩岸財務長》杜綉珍培育在地人才 充分授權 |
|
|
大陸是巨大生產基地之一,也是重要市場,巨大機械執行副總經理兼財務長杜綉珍說,巨大集團在中國大陸五家100%持股的子公司會相互支援,財務面則採取「彈性應用」的策略。 搏感情 養人脈 靠交情取得政策訊息,總部可提早因應… 巨大在大陸包括設有捷安特中國、成都、天津、電動車、輕合金公司。杜綉珍表示,屬於經常性稅務、財務、資金調度等業務,由中國區財務長在第一線就近處理,她說:「他對我負責,我全力支援他。」 杜綉珍指出,大陸各家公司的一般會計及稅務,由當地負責;成本會計做得不好,台灣會派人去指導做好;管理會計涉及若干內規,總部會參與。基本上,各地事業都採取同一標準,並符合國際會計原則,而非只以台灣的需求為考量。 大陸財務人員常有把公司資產、利潤做得比較好看的心態,但杜綉珍說,這不符巨大集團穩健、保守的原則。巨大要求財報真實、資產清潔,設備等如已不能產生利潤,就要提列減損,將不好、不要的全部掃掉;並透過教育訓練等,宣導企業文化與作法。 巨大在大陸的財務同仁,包括部分直營店的會計,約有50人。中國區財務長1994年就赴大陸,十餘年來累積了財會、稅務、銀行等豐沛的人脈。 重人才 視野高 器重當地員工,提升眼界、去除本位主義… 她說,當地相關人士如果是有交情的「哥兒們」,對方可能及早告知政策風向、訊息等,中國區財務長就可先行分析、提出報告,由總部擬定對策因應。 杜綉珍到大陸,常會與財務人員接觸,表達對當地同仁的器重,同時認識每個人及其工作內容。去年7月,巨大選在昆山舉行集團財務會議,讓大陸同仁感受全球性企業的視野,兼能提升眼界、去除本位主義。 談到財務人員的條件,杜綉珍說,首先要本科、專業,通常是透過考試晉用;其次是要了解其經歷,主管也須懂英文。 近幾年,大陸就業成為熱門選擇,杜綉珍認為,年輕人想進財務領域發展,不一定要很了解當地財稅細節,反倒應先加強培養國際觀、外語能力;到大陸後,再與當地人打成一片,財務不是一般技術人員,一定要與當地打交道。如能這樣,又不會經常跳槽,就會變成台商在中國的「大柱子」。 生力軍 變大腕 與當地打交道,有望成為台商大陸大柱子… 杜綉珍去年到日本東京大和證券洽公,陪同拜會基金業者的接待人員,清一色是來自大陸的年輕人,都能講一口流利的日語及英語。她說,這些人在大陸唸的是頂尖大學,到美國一流學府攻讀後,選擇到日本工作學會日語;但在台灣,同樣用心、外語水準的年輕人似乎不多。 面對大陸持續調整的財經政策,她認為,台商如未預作準備,就可能應變不及。其實,從以優惠條件招商引資,到出口退稅(留下買路錢),查核移轉訂價等歷程,可說是各國皆然。巨大對兩免三減、內外資企業合流等早有準備,杜綉珍笑著說,多年來可能做了「笨人」,但多算總會勝。 杜綉珍說,面對營運成本變動,中國區財務長也要有所評估,比較兩岸實際成本孰低,包括勞動合同法、出口退稅率、員工附加價值高低等。大陸這一塊看的是內銷市場,如果純做外銷,在那裡做較合算、甚或逐水草而居,都要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