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大特質 檢視領導力(引用文)

(2008-03-04 21:10:37)
标签:

财经

分类: 企業訊息廣場
六大特質 <wbr>檢視領導力(引用文) 編譯劉道捷】

美國洛杉磯維多利亞問:你們認為選擇企業執行長或國家領袖時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答:如果你只問問題的第一部分,我們很容易回答,我們在這個專欄裡談企業領導談了兩年,但總統的領導是另一回事。

真的是另一回事嗎?

你的電子郵件寄到時,我們立刻想到的是:企業執行長和國家領袖在不同的情況下運作,涉及的利益、規則和價值觀都大不相同。但我們深入研究企業領袖的六大特質後,我們的想法變了。

我們絕不會說自己對政治領袖特別有遠見,不過我們認為治理公司和治國同大於異。

誠實不欺

以每一位企業領袖都必須擁有的最重要特質誠實來說,對國家領袖和企業領袖一樣重要,原因同樣是信任。總統或總理想推動大政或領導大家度過危機時,國家不能為了辯論他們是否誠實而動盪不安。

希拉蕊在新罕普什爾州初選前落淚時,全美選民和專家為了她的眼淚是真是假熱烈討論了好多天。毫無疑問的,每位候選人的「真誠」都要在114日的大選中受到檢驗,大家可能不同意候選人的能力,卻絕對不會質疑他們的動機。

具有遠見

「有遠見」是領袖第二常見的特質,企業領袖可以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上臨時提出組織的方向,但最後要追求真正的進步,卻必須有脈絡分明、激勵人心、至為重要的使命;政治領袖也一樣。

此外,國家領袖和企業領袖一樣,擁有全國性的眼光,不表示要宣布「我們要往這個方向走。」卻表示必須極力鼓吹,提出動人的說法,說明為什麼「我們的目標會讓全國國民和你個人的生活更美好。」

任用幹才

天生善於任用幹才是執行長和政治領袖不可或缺的第三種特質,而且不只是要善於聘任,任用還要適才適所,要用新構想和更深層的遠見考驗他們。這種技巧在企業界很直截了當,領袖任用直屬下屬因此可以廢置無能和抗拒的人。

政治領袖面對的情勢比較複雜,他們任命的直屬下屬會接下一群可能支持、也可能不支持政府大政方針的職員。因此總統和總理必須有額外的用人才能,必須善於任命能夠引導和激勵不太合作團隊的官員。此外,政治領袖必須有勇氣和紀律,快速打發自己任命的不適任官員

保持彈性

彈性是第四種特質,彈性是遭遇失敗後不覺得失敗、又能捲土重來的能力。執行長常常慘遭失敗,國家領袖更是如此。著名的歷史學家吉恩斯寫道,美國最好的總統全都善於從錯誤中學習。我們要說這就是最高明的彈性。每次你失敗時,你會改頭換面、也就是會變得更聰明的捲土重來。

掌握變動

第五、有效的執行長具有不尋常的能力,可以看到周遭的問題,善於預測市場變化。鑒於我們所處的世界,這種能力對政治領袖可能更重要。但我們想的不只是國土安全而已,很多國內事務久而久之會演變成全國性危機。

能夠看到掌握周遭情況的執行長有個優勢,可以快速行動。對政客來說,看到近處更重要,這樣才能夠激發兩黨對相同目的的一致支持,這樣比較難一點。

善於執行

最後,政治領袖就像有效率的執行長一樣,必須善於執行,必須能夠把事情做好,是由領袖自己去做還是叫別人做並不特別要緊。重要的是維持承諾,訂出完成諾言的計畫,不論是完成法案,還是管理戰爭、暴動或颶風之類的危機。

選民進投票所時,我們知道大部分人根據政黨原則投票,但人格與風格這種所謂的喜愛因素經常也會發揮影響,因此我們也把領導能力加進去,這種特質很普遍,別人也不會看錯。

CEO視野》逆境

 

【經濟日報╱稻盛和夫】

2008.01.31 04:17 am

 

有名的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孩提時期起就飽受環境的折磨。因為家道中落,還在就讀小學四年級(9歲)就被迫輟學去當學徒。但是即使遭遇此逆境,松下並未因而氣餒或自怨自艾,他盡可能努力工作,只希望搏得雇主歡喜。

正因為年輕的松下能夠不畏逆境,用樸實、開朗、健康的心態拚命努力工作,爾後才能創立有名的「大松下」(松下集團)。

當時,和松下一樣處於困難境地的孩子應該為數不少,但是多數孩子還是有畏縮的本性,有時也會興起怨恨和痛苦的心,心想為何好人家的小孩能夠上學、還能夠吃好穿好,唯有自己如此貧窮?凡是持著這種退縮、痛苦的心情度過青少年時代的人,成長以後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成就。

遭逢苦難懷抱開朗與感恩之心

因此,我認為即使在遭逢苦難時不能以平和的心情接受這些命運,或保有感恩的心,至少也要避免自己存著嫉妒或憤恨的心才好。松下幸之助就是因為能夠在逆境中忍耐,並且以開朗的心情拚命努力,日後才有如此大的成就。

回頭看看現代的日本,似乎正好相反。許多父母很刻意地不讓自己的孩子受苦,總希望他們能輕鬆過活。然而,不就是這樣的教育思維,才讓17歲少年的殺人事件開始發生嗎?

在比我們更早的時代,很多孩子為了幫助父母維持家計,從小就得拚命努力地工作;我的時代也有不少親朋好友,從小就得幫忙父母工作,也是為了幫忙分擔家計。我發現在這種貧窮的家庭,幾乎不曾出現過窮兇極惡的犯罪事件。要知道並非因為是孩子,就不應該辛苦工作,辛苦工作反而是磨練人格品性不可缺的工具。

事實上,就算無法產生膽識,只要有勇氣,也能夠轉化成相當的執行力;然而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人類才會拿得出勇氣呢?通常只要有大公無私的藉口,勇氣自然就會湧現。因此,在培養出大無畏的膽識之前,不妨找一些正當理由來鼓勵自己。例如:此刻如果我不出面,局勢恐怕會變得很難料吧?我如果不努力去完成這件工作,公司的下場會如何呢?

培養膽識別只想到自己的利益

大義和志向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志向主要是指個人的目標,大義則是指非利己的、捨棄個人立場的且對眾人具有重大意義的事物。

有膽識的人,做事不需要假藉任何名義來鼓勵自己,但是像我們這種普通人,每當挑戰極遠大目標的時候,就有必要給自己一個名義,然後藉此名義鼓勵自己去完成這個目標。

欠缺執行力的人或凡事做不好的人,具有一個通病,心中總是盤算著:「上司交待做的這件事,做了對我有利嗎?成功的話可能調薪,還是可能調升經理?萬一失敗,最好能找個台階下。」由於凡事只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往往也因而失去了執行的勇氣。

像這樣不給自己一個名義或理由就辦不成事的人,事實上並非少數。對這樣的人而言,成功的秘訣在於:凡事不妨試著先擺脫私心,為自己找個具說服力的正當理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