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杂谈--转自MINI她爹的BLOG
(2009-06-10 09:20:19)
标签:
育儿教育早教我们这一代mini |
分类: Dina聊聊聊 |
请允许我今天偷懒一次不写BLOG...
声明..那么长的东西不是我写的...明显是咱家老公发大兴写的
我给他的点评如下:
无比长..
有超于我的那么点苗头.
不过看的出作者花了很长的时间,翻阅了很多的资料与书籍..
拼凑下总结出来了..
虽然如此..还是要鼓掌表示鼓励..噼里啪啦...哦也..
不过既然他写了..我就拿出来共享一下..
===========================================================================
| 标签:早教 亲子 教育 |
分类:其他爱好 |
代沟指前后两代人因在思想观念、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得差异而形成得隔阂。
我相信我们这一代十之八九都与上一代有代沟,我也有。
代沟古已有之,但似乎到我们这一代就开始泛滥,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我们这一代接受着外来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
不上进的哈韩哈日哈美国,上进的讲独立讲民主讲平等。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似乎被连根拔起,书店里销售排行榜前几位大多是老外的励志书《人性的弱点》《羊皮卷》《最伟大的推销员》。。。似乎国外的东西都是好的,因为他们现在国富力强
我们的父母要求我们讲孝顺,言听计从,专心读书,不要尝试其他东西,而我们希望独立,自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我们希望父母做我们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我们希望在我们失败迷茫的时候,父母能给我们鼓励和指导,而不是“无事说大道理,做错事就教训”。。。似乎我们想要的和父母想给刚好是截然相反的。
就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这一代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孩,很多人不知道要给小孩什么,但别家小孩有的,我们小孩也要有,并且我们不希望和自己的小孩有代沟,我们要给她先进科学的思想,于是乎,学费高昂的早教学校就在中国找到了市场,而且越贵的人越多。
我女儿现在16个月,正在两所国际知名的早教学校上学,就算如此早教学校并不是我要推荐的东西,很多人问我花上万块给小孩子读早教学校值不值得?首先我要说,对于小孩子的教育投入是不能用一个价位来衡量的,并不是说学费一万就不值得,学费一千就值得,重要的是孩子得到了什么?早教学校的确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一个一流的理念需要配合一个一流的执行,如果只有三流的执行,那么还不如一个三流的理念配合一个一流的执行。在中国早教还算是一个新兴产业,所拥有的只不过是一些西方科学的教导理念,中国的大学没有类似的专业,早教学校的执行者都是非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出一流的执行力是需要花很大工夫的,大多数的老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也只是流于表面。更可笑的是很多学校只招英语系毕业的,美其名曰母语教学,低调的讲是让孩子多份体验,其实完全是噱头,那些个蹩脚口语,蹦出两个单词就能让你找到语法错误,还是不要误人子弟的好。到现在我还没从我女儿同校孩子的家长中得到对早教学校非常肯定的反馈。
当然学校在你去之前就说:我们能给你们的也就是一个星期1-2堂课,关键还是要看父母在家反复教导孩子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关心你是否真的在家这么做了。那么我想有心的父母完全可以选择在家里对孩子全程早教,有关早教的书籍有很多,学校里游玩设备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完全可以在家里找到替代品。
我们家的早教书堆积如山,还有很多适龄的故事书,孩子他娘有空就给小孩读书,MINI现在对阅读很有兴趣,经常拿着书本自己翻,或者拿给你,让你读给她听,16个月的她基本上所有称谓都会叫,可以从1数到10,会讲一些5-7个字的简单句子,她会说她英文名叫MINI,中文名叫柴怡飞,今年两岁了。我们给她好的环境,宽松的气氛,她每天都是笑哈哈的,十分讨人喜欢。我们经常带她出去玩,上个月她已经乘过飞机,在青岛街上暴走了三天,看见人就叫阿姨,叔叔,爷爷,奶奶,经常有人送她东西吃,接过东西她会说谢谢,每天她都会给我们惊喜,每天我们都会得到别人羡慕的眼光,我们也算尝到了一丝早教的甜头。
孩子他娘希望MINI能在一个没有太多约束的环境下成长,我们都是她的好朋友,给她我们的爱,这是西方人的亲子理念。而我觉得有必要要给予适当伦理约束。举个例子,西方小孩和父母关系好,就直呼其名,那么我们的子女对我们直呼其名我们是否受得了?我们就算在家里受得了,那么在外面是否会觉得没面子,因为别人可不一定有你这理念,而中国人又是最好面子的。就算我置面子予不顾,那么她步入社会后,若没有这些“中国式尊重”岂不是在中国到处碰壁,那我不是害了她?再举个例子,在西方家庭,父母和子女整天把I
love
you挂在嘴便,天天讲,妳会不会起先觉得有点肉麻,有点不自在,而后觉得有点麻木,她到底是真的爱我?还是形式上说说得?西方人讲独立,子女成年后就会离开家庭,那么我们会受得了七老八十也要自己照顾自己吗?按中国人得思维,我们会不会觉得这子女白生了?若我们全盘接受西方的早教思想,这些问题都会一一出现,其实做中国小孩也挺痛苦的,因为中国自古就没有什么有关培养亲子关系的书籍,有的只是“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样的理念,这在当今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要结合中国的伦理道德和西方的科学理念才适合我们中国孩子的教育方法。
父母要明白,你的小孩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都是你一手造成的,所以从小孩一出生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履行我们的教育责任,而且24小时无休的,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是深远又难以改变的,所以父母要时时刻刻以身作则,生而不养,是绝对错误的;养而不教,那就更糟糕了。
中国人对小孩子的期许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他们光宗耀祖,西方人只要孩子不触犯法律,子女以后要干什么是他们自己的事,所以很多人梦想开个杂货店,做个卡车司机,当当农民什么的。。。他们也真的这么做了,一辈子过的很开心,很多中国人梦想远大,但不切实际,结果一辈子郁郁寡欢,看似很蠢,但是你想想,在中国这个阶级分明的社会,做个司机,当个农民真的能一辈子不吃亏,知足常乐吗?我不这样认为,所以一切都得结合我们的自身情况,中西结合。
扯远了,已经扯出早教范围了,很久没写作文,控制不住字数,看完的朋友多谢捧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