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些天笔者观察了一下鄂武商,基本验证了最初的判断,下面笔者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思路:
 
1,鄂武商很难有私募来炒的。鄂武商目前的题材非常独特,属于沪深股市由于股权争霸赛而产生的要约收购第一例,这么新颖的一个题材,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游资来炒作?原因在于游资拿不到货,鄂武商一季度的持股明细显示,他的全部股东户数只有16853,平均持股数达到30095,这是一个筹码极其集中的股票,而且很明显,由于股权争霸赛的进行,中报的股东户数会大幅减少,这就是很难有游资私募炒作的原因。
 
2,武汉国资停牌这么久绝对不仅仅是研究这么一个方案。可以这么说,这样一个方案,找个职业机构咨询一下,再开一下午会就可以定调了,为什么停牌半个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之处,笔者估计,这半个月内武商联一定通过国资的身份联系了各路机构,给予好处的前提下要求各路机构控盘,把股价压制住,为完成收购做准备,否则机构不配合,股价一窝蜂上去,国资委的计划落空。
 
基本可以肯定,大的方针就是这样定的,下面我们需要分析的是国资系具体可能会怎么做。
 
首先,各路持股的机构一定全部通过气了,否则股价不会表现得这么默契,在暴跌的那天居然上涨,而在大盘企稳后居然不涨,可以这么说,这只股票被完全操控了,在国资目的达到之前,各路机构都会努力压盘,股价短期是很难有希望的。
 
其次,目前银泰系现金较为充足,所以他们极有可能在这个位置继续通过各路账户买入,从银泰系一贯的手法来看,他们是通过控股来掏空上市公司,最近的科学城就是这样,用贫矿置换出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科学城可以说已经成为不值得一提的空壳了。
 
最后,由于国资出巨资来保住控股地位,目前这个价格肯定是低了,经营者一定比我们更清楚自己的状况,如果收购完成后股价暴跌,这批人不仅要背负国有资产流失的恶名,同时也给银泰的继续收集筹码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因为银泰系可以低价继续举牌,对国资极为不利。
 
所以,笔者为国资设想了一个方案:国资的内线机构通过压盘,来继续收购市场上剩余的筹码,这些筹码实际上国资委托收购的,机构只是充当隐形的执行者而已(所谓银行理财产品很多都是类似的方式,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可以去研究),当筹码收集足够后,在合适的时机充当要约被收购者转手给国资,那么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机呢?笔者猜想应当是股价高于收购价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国资的所谓要约收购实际上是个幌子,是不会有投资者接受收购的,国资可以顺利将借助机构之手收集的筹码转手给自己,同时发出利好,剩下的交给机构去刺激股价从中获利,由于这个题材够大,够新颖,一旦炒起来,也是一窝蜂。近期资金流表现出的散户一路抛盘,大资金一路吃货似乎是印证了笔者的猜想。
 
如果笔者的猜测是大致正确的,股价的走势也就明确了,在国资筹码没有收集完毕之前,股价是绝无可能超过要约收购价21.21的,而收购完成后,股价立即上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