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树木

(2022-06-30 08:16:14)
标签:

文化

杂谈

祖母的娘家有一棵黄杨树,在当地很出名,我对那棵树的印象是深刻的。

我小的时候,舅爹爹也就是我父亲的舅舅还在,我每年都跟我父亲去他家拜年,老远就看到那棵黄杨树了。从前,祖母娘家比较富裕,房子有两进,两进之间是一个天井,祖母说她小的时候,她父亲在天井栽了一棵拇指一般大的黄杨树,黄杨树生长缓慢,好几年都没有长大长高,全家人都瞧不起这棵树,时不时他们还会调侃老爷子,说他看走眼了,老人总是说不着急,让它慢慢长。

祖母活了八十七岁,她老人家去世时她娘家的那棵黄杨树还在,那棵黄杨树的树干直径不过15公分,生长得还算直,高度大概有个5米吧,伞盖很大,已经把整个天井覆盖住了。二〇〇七年,祖母的侄孙把黄杨树卖了,是一个北京的商人买走的,也没有卖几个钱,全村人都觉得可惜了,再后来,这个百年老屋就倒了,一大家子人也流落到外地去了,真是树倒猢狲散。这棵黄杨树成了标致,许多到过这个村庄或从这个李村庄走出去的人经常会谈到这棵树,有一次,我跟我的一位中学同学聚会,他夫人也在场,他夫人的外婆家也是这个村上的,想必她从小经常去外婆家,她对外婆庄上最深的记忆就是这棵树。之前,我不认识这位同学的夫人,我跟我这位同学是从一条新造的公路聊起来的,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那个叫做姜圩的村庄,他夫人突然就插话进来了,他夫人说这是她外婆家,外婆庄上有一棵黄杨树,这一下子就唤醒了我们的共同记忆,于是,我们便有了愉快的交谈,我们对那棵那棵黄杨树的命运感叹了一番。

我们这里乡土树种无非是柳树、楝树、刺槐、榆树、泡桐等一些不知名的杂树,材质较差,打家具用不了几年就会变型,这些树木都不受人待见。民间唯对银杏树和黄杨树特别钟爱。这两种树生长都比较缓慢,但纹理紧密,不易变型,是上好的材质。银杏树号称活化石,民间动不动就发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银杏树。我们这里的华山村有一棵千年银杏树,都成精了,老百姓时时八节都去朝拜,又是烧香,又是磕头的。南乡坞庄也有一棵号称一千五百年的银杏树,腰都长弯了,还顽强地活着,经常有人慕名前往,为的是一睹这棵树的真容,讨点好运。几百年的银杏树还有不少,我掰掰手指头就能报出十来棵银杏树的具体位置和年份。

黄杨树有两种——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民间钟爱的是小叶黄杨。小叶黄杨又叫瓜子黄杨,其叶片象西瓜籽,黄杨树不怕热、不怕冷、不怕旱、不怕涝,上至40度的高温,下至-30度的低温它都能生长,虽生长得慢,但韧性足,生命力极为顽强,故黄杨树又号称树中君子,这是很高的赞誉了。黄杨树材质尤其好,纹理细密,不开裂,最适宜做木雕或刻图章,也有用来做盆景的,黄杨树四季常青,属常绿植物。当然了,民间认为黄树是吉祥树,我们那里有个说法,说黄杨树能消除火灾,也是啊,听我祖母讲,她娘家庄子从没有火灾,就是黄杨树的功劳,真是神乎其神了。

百年树木

我对黄杨树情有独钟,主要是小时候的情结所在。有一天,我突然有了寻找黄杨树的想法,于是,我就去寻访,唉,还真有不少发现。金山寺门口有两棵,大的那棵直径有碗口粗,长得较直,二百年不在话下;招隐寺靠近读书台地方有一棵,伞状,较矮,人工修剪过,树干直径10公分吧,估计不到百年;有一个名人故居里有一棵,树龄一百五十多年,是谁的故居就不提了,我怕人去偷;还有一个高档小区有三棵黄杨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长得都比较直,都是移栽过来的,我跟这三棵树的主人(分属三个不同的主人)聊起过,看得出来,主人识货。我在附近农村转时也看到几棵黄杨树,到农村访树不可乱跑,要去老宅子寻,总会有发现的,如果老宅子没有,那就是没有了。三山老街一户人家有两棵,树干直径在15公分以上,肯定超过百年了,这两棵树我去看了两次,我估摸着这人主上是大户人家,错不了;西麓镇上也有一、两棵,年份不长,我已经不记得具体位置了;谏壁老街有一棵也有二百年,我未见过,是一个朋友家里的树,他亲口告诉我的,他还给我看过照片。肯定还不止这些。老实说,我对百年以上的树是充满敬意的,人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比黄杨树,就不是十年树木,而是百年树木了,黄杨树需百年才能成材,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作家茅盾写了一篇《白杨礼赞》的散文,他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他将白杨树的精神提升到了民族品质的高度。我喜欢黄杨树,也就是喜欢而已,我还没有发现黄杨树跟民族精神有什么联系,也许我太愚钝。

过去,读书人对黄杨树评价极高,说“家有黄杨,世代栋梁,”哪有这么好的事!看来,我得找一棵黄杨树来栽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夏到金山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