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茶叶

(2018-10-30 15:21:16)
标签:

文化

http://s4/mw690/001tYOyUzy7oP3fc1Gj33&690
    我年轻时,对喝茶不在意,但有便喝,没有茶叶,白开水也行。过了四十岁后,对喝茶有了兴趣,一般是一天泡一杯,近来更甚,上午一杯,下午一杯。一段时间,我还喝过铁观音,乌龙茶什么的,但是喝来喝去还是觉得绿茶最好,尤其爱喝本地绿茶,曾经喝过都匀毛尖、喝过六安瓜片、喝过不知名的绿茶,感觉都不如镇江茶叶口味好,专家说,喝茶是一种嗜好,长期喝一种茶就会产生依赖,信然。

http://s13/mw690/001tYOyUzy7oNUktEks2c&690
    我刚工作那会,镇江茶叶还不出名,顺便说一下,镇江茶叶现在也不出名,顶多算是省里知名,出了省,镇江茶叶不值一提。其时,也就是句容的国营农场种了一些,再有就是丹徒的农户家前屋后零星种了一点,面积可怜得很,剔除农户不谈,国营茶场茶叶滞销严重,最困难时甚至揭不开锅,这个景象我见过。

本人是读的是农业经济,工作后长期同农业打交道,算是专业对口,其实,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根本派不上用场,得自己摸索。镇江发展茶叶也就十多年的事,不谦虚地说,在发展茶叶方面,在下也出过主意,倒不是有什么私心,而是发现种茶确实效益很高,奈何,茶树老化严重,产出不高,急需更新,一些农户舍不得或拿不出钱来更新改造,我们出台了一道政策,宣布凡种茶者均可获得政府700元一亩的补助,这个政策是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当时的700元够将茶苗款补上了,一家一户哪怕是几亩田,甚至几分田,我们也补,不嫌弃,很受老百姓欢迎,这么个小的支点却撬动了“地球”,自那以后,镇江的茶业慢慢地发展起来了,到现在,已发展了7万亩优质茶园,中间,我离开农业岗位有七年时间,2013年,我再回到农业岗位后,我们强化了这一补贴政策,提高了补贴标准,发展一亩茶园补2000元,差不多用了两年时间,我们就又发展了1万亩茶园。

茶叶这个东东着实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以前产量少的时候不好销,现在产量大了,销售却不难了,说明通过十几年努力,产业壮大了,市场也培育出来了,仅丹徒区上党镇就有十几个茶场,每家茶场的门脸都比较气派,看得出,老板们都赚得不错。除了茶场种茶外,也有小农户种茶的,小农户种茶以卖鲜叶为主,自己不做加工,哪个茶场给的价钱高,就将鲜叶卖给谁,据说一亩鲜叶少说也有4000元收入,最高的能卖到7000元,卖鲜叶能有这么高收入我一直不相信,昨天,我跟一位老板聊天时又提起了这个话题,她向我证实,确实有这么多,最高的能有7000元一亩。农民赚的是辛苦钱,老板赚的是品牌的钱,大家都有赚,真正形成了利益联结体。看来,我们的政策是对路的,政策的目标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怎么带动?产业+公司+农户;怎么加法?就是发展多个公司、带动更多的农户,让彼此既有竞争,又形成利益联结,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当然,必须有一个好的产业,必须有能人带动,而发展茶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在我们这个茶叶匮乏的地区更是不不二选择。

如今,镇江茶叶总算在省内有点名气了,以前提起镇江茶叶也就句容还算有点名气,这几年,丹徒茶叶赶上来了,大有超越句容的气势,每年的“中茶杯”评比,镇江茶叶品牌获得的奖项要占到三分之一强,一开始,我们还有点沾沾自喜,时间长了,我们觉得不能当真,茶叶品牌太多不是好事,提起镇江茶叶,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不像人们提到杭州自然就会想到西湖龙井,提到六安就会想起六安瓜片,在这些地方,茶叶成了城市的名片了,而提到镇江茶叶,外人顶多说镇江茶叶蛮好喝的,要说镇江有什么好茶,大多语焉不详了。

http://s14/mw690/001tYOyUzy7oP3rnD8F0d&690

    其实,镇江还是有好茶的,特别是以“金山翠芽”为代表的绿茶已打造了三十年,“金山翠芽”精选大毫,大白优良芽孢茶制成,其特点用四个字形容,即“色、香、味、型”俱佳,有点类似龙井茶,味道醇厚,妙不可言,是真正的上品茶。只是由于没有精心打造,“金山翠芽”显得式微。好在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金山翠芽”的品牌价值,决心打造“金山翠芽”这个城市名牌,并帮助注册了地理标志,发动七、八家茶企联合起来统一经营“金山翠芽”,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能人带动,更需要耐力,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天知”。相信总有一天提到镇江一定会想到“金山翠芽”茶,就像人们提到镇江,会提到“镇江香醋”一样。镇江茶叶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拜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