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雁归来》教案

(2010-05-28 13:13: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案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教师

 

课题

《大雁归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课时

教学

目的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学会运用。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主旨,训练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珍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教 学 过  程 设 

一、导入

大雁,我们并不陌生,那么,你对大雁有哪些了解呢?(课件展示大雁图片)

刚才同学们谈的是自己眼中的大雁,那么,大雁在环境保护主义者眼里又会是什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一起走进《大雁归来》的世界。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A 给下列红字注音。

     迁 徙 (xǐ)     雾 霭 (ǎi)     窥 (kuī) 探        缄 (jiān) 默

     狩 (shòu) 猎     凋 (diāo) 零     滑 翔 (×iáng)    顾 忌 (jì) 

     B 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2)作者及《沙乡年鉴》简介

     利奥波德 (1887 ~ 1948) ,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沙乡年鉴》是享誉世界的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 · 利奥波德逝世后出版的著作。它问世于 1949 年。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随笔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栩栩如生地记叙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搏斗,如歌如泣 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三、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听读。并概括要点,把握文意。课件展示问题组:

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侯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2.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一言以蔽之,即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学生速读,小组自由讨论明确。教师参与其中,适当点拨,全班明确。

四、讨论探究

1、文中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找一找这样的句子,读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作用:(1)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2)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作者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情。

 五.品读赏析

体会本文独特的写法。感受浓郁的思想感情。

    师点拔:有人说这篇文章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请同学们选择这三点中的一点进行探索,探究方式:例子+评定。

(1)探究知识性:

明确: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知识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为人们闻所未闻。

(2)品味形象性:明确: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

如:春雁归来时的热情低语,向水洼池塘问好,觅食前后鸣叫,似乎先有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晚上大雁群居沼泽集会,发言,激烈的辩论,深沉的总结,稀疏的谈论,形象的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另外,衬托手法的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如主教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

(3)感受抒情性:

  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②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③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④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谈感受:

明确:

1.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2.古来的大雁让香蒲乃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3.这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珍视。

4..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六、课堂小结

   作者是一个“爱鸟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正因为这种对动物怀有的真挚感情,所以他才能观察得这么细致,也才能描写得这么美妙。学习时,我们要像作者那样怀着一颗热爱自然、珍惜动物的心去品味作品,用心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七、拓展训练  

   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例如:

  1 .征蓬出 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

  2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李白

  3 .乡书何处 达? 归雁洛阳边。 —— 王湾

  4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

  5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  张若虚

八、作业布置

1.你积累了哪些优美的句子,请尝试仿写。

2.拟人修辞手法的写作尝试:写写家里的小动物。

3.了解中国动物保护现状。

4. 寻找关于大雁的诗歌阅读。

板书设 计

大 雁 归 来

南飞的大雁                             

友情

通过描写   春雁觅食    感受到大雁的        抒发====爱鸟之情  

孤雁                      亲情

4 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