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金融不断升温,其中最为焦点的议题就是P2P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问题,P2P金融又叫P2P网络借贷。其中,P2P是 peer-to-peer 或 person-to-person 的简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借贷过程完全是供求方和需求方直接交易,这样交易成本会减少很多,从而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笔者认为金融P2P金融模式的风险犹存,行业发展仍需观望。但P2P的金融脱媒模式的价值,值得其他行业借鉴。
前几年,农副产品涨价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大葱、大蒜价格一度上涨让人瞠目结舌,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究其原因,游资的恶意炒作和中间渠道商的 “借机提价”是重要的原因,而农民可能并没有赚到太多,同时畸高的价格也在伤害着民生。
所谓农副产品的P2P模式,就是搭建网络平台,实现农民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易,省去中间商环节。当前,纯P2P模式的农副产品电商平台仍未搭建,但已具备了一定条件:
第一、 我国农村网民普及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普及率已到27.5%,多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且从农村网民的年龄结构来看,20~39岁网民占农村网民规模的绝大多数。
第二、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2000-2011年中国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长22.4%,截止到2013年,我国经营规模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物流企业已经有近百家,初具规模、极具成长性的物流市场体系在中国逐渐形成,物流产业将趋于专业化、精细化。
第三、 网民的购物习惯已经形成。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人,使用率达到48.9%,相比2012年增长6.0个百分点。团购用户规模达1.41亿人,团购的使用率为22.8%,相比2012年增长8.0个百分点,用户规模年增长68.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