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浪微博社交化改革的机遇与风险

(2012-10-25 09:58:20)
标签:

微博

新浪

社会化媒体

社交网络

it

分类: 互联网热点关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 沈珅

 

近日新浪微博新版开始公测,其中比较突出的改变包括个人主页布局和功能的更改、定向微博发布等,通过分析新版新浪微博的几个变化能够大致梳理出其未来的发展战略。

一方面,新浪微博丰富了个人主页的展示功能,包括大尺寸的头像图片、充分的页面装饰空间、个人资料更详细的展示;另外,提供了定向发布微博的功能,也就是允许用户设置好友分组并在组内发布微博。这些反映出社交功能的强化。微博上通过信息传播建立起的关系链条不能说完全不包括社交关系,只是微博更偏向于公开的信息传播,而社交关系更偏向于私人领域,通过提供分组、发布组内微博等功能,新浪正在试图激活这些已有的社交链条,从而鼓励用户通过微博进行私人性质的交流沟通行为。

另一方面,微博系统开始展示用户动向,也就是开始发布用户“关注了哪些好友”、“使用了哪些应用”等信息;同时应用列表在页面中的呈现更加明确,显示出新浪微博尝试加强微博的平台化属性,让用户更方便的使用微博应用,并且通过个人动向的展示,向好友传播自己对微博应用的使用情况。

显然新浪微博正在尝试复制facebook的运营模式,这可以说是新浪微博不得不选择、然而却极具风险的道路。

首先,微博经过急速扩张之后,用户增速开始放缓,同时用户活跃度也开始停滞甚至出现衰退,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相关数据显示,进入2012年,微博用户的人均单日访问时长和人均单日页面浏览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新浪微博需要引入新的变化来遏制这一趋势,而社交功能的提供是维系用户黏性的重要手段。

W020121025354615019402.jpg

图 1 2012年1月-6月微博用户活跃情况

 

其次,微博的盈利压力越来越大,然而当前社交媒体的属性极大的限制了新浪微博的盈利空间,无论是做大平台、依靠平台应用获得收入,还是分析用户属性和特征、挖掘用户关系链,从而进行精准化营销,这一切的基础都在于活跃的社交关系,以及基于社交关系的互动行为。

然而,由社会化媒体转向SNS,意味着让用户将更加私人的关系、活动呈现到微博平台上,不同于新网站能够让用户慢慢地认识其功能的特性,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充分公开的平台,进入到用户的私人领域需要十分谨慎地处理,这过程中很有可能踩踏到用户的隐私红线引发反弹,然而从facebook的经验来看,用户的意见固然重要,然而用户也是完全可以引导的,从newsfeed功能推出后用户的强烈抵制,到网站与用户的妥协,再到用户的习惯,新浪微博同样也需要小心地处理和用户的关系,进而引导用户的使用习惯。

 

(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http://www.cnidp.cn/http://互联网数据.中国)——免费、开放的第三方互联网统计数据资源,欢迎注册使用,数据引用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