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民社会属性与互联网应用特征

(2012-03-28 10:15:53)
标签:

杂谈

分类: 互联网热点关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阿丽艳·艾尼瓦  

    网络科技的出现加剧社会结构与人们生活形态的变化。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它之所以成为技术应用形态的趋势和潮流,是因为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特定需求。门户网站满足了人们“一站式”获取多样化信息的需求;即时通信工具满足了人们点对点交流沟通的需求;搜索引擎解决了人们对于海量信息的有效选择和掌握;社区/BBS满足了人们抒发情感、自我表达的需求;SNS社交网站满足了人们与朋友联络感情的需求;购物、休闲、娱乐足不出户,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丰富的互联网应用给网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功能,多样化的功能满足了不同网民使用互联网的不同需求。根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统计数据观察,不同年龄阶段的网民对互联网应用的偏好程度也有所不同。

   

网民社会属性与互联网应用特征

 

    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10-39岁的网民群体比例达到82.2%[2]成为中国网民的主力军,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39岁的网民对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网民。

    70后、80后网民多集中在30~39岁区间,对房产网站、汽车网站、电子支付、网上银行等商务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休闲娱乐性较强的互联网应用使用率低于其他群体。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互联网应用需求;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的CEO多为30岁左右的事业有成青年,其在公司发展战略上,或多或少带有自己所处年龄阶段人的应用需求。

    从我国国民整体受教育年龄结构分析,21~30岁的互联网用户,出生于1980~1990年,大多处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已完成高等教育的年龄阶段,对互联网技术的接入门槛几乎没有技能上的障碍。招聘网站成为20-29岁年龄段网民使用率最高的互联网应用,面临毕业找工作、跳槽,各类招聘网站提供的多样化招聘信息吸引了这一网民群体。

    10-19岁的网民群体对音乐网站的使用率最高,这一网民群体大多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对于旅游出行、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等商务类互联网应用使用率均低于10%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网民互联网应用偏好与网民个人的年龄、职业等社会属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网络社会,上网者都是具有社会化属性的社会人,遵照社会化的基础条件进行单方面或者双向的交往活动。网民的网上行为是通过机器为载体传输符号实现的,但这种行为仍然是由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即网上行为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符号,但这些都是上网者价值观、态度、思想意识、心理情感的符号化表现,看似没有生命力的符号却是由电脑背后活生生的人所形成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势必带来丰富多样的互联网应用,满足特定网民群体特定需求的个性化互联网应用,将成为众多互联网应用中的捕捉网民眼球的亮点。

 

    [1]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http://cnidp.cn/

    [2] 数据来源: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P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