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赈灾拷问电子支付产业公益心和灵活性

(2008-05-28 08:45:11)
标签:

cnnic

互联网

发展研究

应急服务

抗震救灾

运营商

电子支付

公益

牟利

it

分类: 互联网热点关注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分析师    池大治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地震伤亡达到了惊人的数字。惨剧突如其来,给整个中国大地蒙上了悲痛的阴霾,于是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募捐活动,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纷纷解囊。各种机构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捐助者提供更好的渠道,如运营商的通信电子支付手段等。

    在赈灾的这段时期,中国移动10086提供了短信扣费援助手段,四大运营商与中国红十字会共同展开了1069999301的短信支援活动,各大银行也提供了利用短信完成的专项汇款和信用卡支援活动。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赈灾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服务环节让人不甚满意。以10086的小额支付来讲,每次只提供1-2元的短信捐助,这对于以往支援西部教育活动来讲,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在灾区人民急需捐助之时,我们却不得不发送几十条短信,麻烦自不必说,而每条短信的通道费也成了运营商的收入(短信量可能更是运营商关注的),随后运营商迅速作出了反应,声称捐款短信的通道费用也将通过运营商捐送灾区,但这些仍不免有画蛇添足之嫌。

    短信的扣费在2元之内,是在SP业务火爆之时,运营商为避免用户定制服务失误而扣取过多的费用,而限制了端口的扣费上限,但在关键时刻还是应该尽快提供更有效的扣费机制。像运营商的这种迟缓反应,不得不说是应急体系中的一点不足。

    当然,更广泛地看,也并不只有运营商是这样,开始阶段银行收取千分之五的手续费,红十字协会的短信费用竟然有1.5元之高,这些都是社会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只对以上现象简要分析,以期改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