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全集校注

(2011-05-25 00:59:01)
标签:

苏轼

苏东坡

苏轼全集校注

孔凡礼

杂谈

分类: 读东坡书

 

http://s3/middle/5100be69ga408f10cc7b2&690

(图片来自网络)

 

 

友人惠赠《苏轼全集校注》(下称全集校注),上周五终于收到了,皇皇二十厚册,既有物理重量,更有精神分量。

 

几天来,重点翻看了全书及诗集、文集、词集的前言,也大略抽看了部分其他内容。现罗列一下初略的观后感:

 

1、此前的《三苏全书》非校注本,而且是简体横排,因此全集校注显然胜出。

 

2、诗集、词集部分的成就不若文集部分,此前文集有点校本(即中华书局所刊行的孔凡老点校本,也是全集校注的底本。附带说一句,诗集部分的底本也是中华书局所刊行的孔凡老点校本),也有选注本(较多,不列举),也有编年专著(如吴雪涛先生的《苏文系年考略》),但是校注合一的全本,此前并无,全集校注于此有开创之功。

 

3、关于文集部分,全集校注有个遗憾,就是未将底本中的《苏轼佚文汇编拾遗补》所辑佚文收入,不知是何原因。估计是交稿较早,但是《拾遗补》在2004年就已收入底本,此解释也不成立。《拾遗补》所辑佚文十二篇,其中九篇出自宋拓《郁孤台法帖》,一篇出自宋刊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出处均可靠,全集校注未收,难解。

 

4、就抽看的结果来看,各部分校注详略得当,不枝不蔓,排印也疏朗、精良,可堪传世。特别要说的是,此书没有采用胶订,可以摊开来看,不亦快哉。

 

5、由于此书编订历时较长,近年新的学术成果貌似没有广泛采择。

 

6、苏文辑佚,尚有余地,暗自窃喜。。。。。

 

7、最后,对孔凡老表示深深的怀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