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豆豆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跟爸爸妈妈闹一阵,一直说不玩游戏了,说着说着还想哭,豆爸豆妈感到很奇怪,豆豆很喜欢玩游戏啊,怎么会不喜欢玩呢?于是豆爸详细的询问了一下豆豆,是什么游戏豆豆不喜欢呢?豆豆说了两个游戏,一个是老狼老狼几点了,一个是大花猫的游戏。再问豆豆为什么不喜欢这两个游戏啊?豆豆委屈的说老狼会吃掉小兔子,大花猫会吃掉小老鼠。哦,豆爸有些明白了,豆豆也许玩的太投入了,会为被吃掉的小兔子和小老鼠难过。于是,豆爸答应豆豆,爸爸会找老师谈谈,我们不玩这个游戏了。
之所以答应豆豆找老师说一下,不玩这个游戏了,豆爸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感觉到这是孩子天真善良的一面,不喜欢小兔子和小老鼠被吃掉,这是应该保护的想法,二是豆豆几天来一直闹,豆爸害怕豆豆因为不想玩游戏而开始排斥去幼儿园,这就麻烦了。早上送豆豆的时候,姚老师在,就给姚老师简单的沟通了几句,姚老师给豆豆说,这是在玩游戏呢乖,不要害怕。回到家后豆爸又通过手机短信和豆豆的班主任李老师进行了简单的沟通,李老师说这两个游戏都是锻炼孩子分散跑的能力的,这也是幼儿园小托班体能达标训练的一项基本内容。孩子们都玩的很好,豆豆只是比较不喜欢反面的角色,如果让她扮成兔子妈妈或者猫妈妈她就愿意玩儿。豆爸也提到豆豆有一次回家头上青了一块,是不是分散跑的时候碰着了,所以才不愿意玩这个游戏的?李老师也说是有一次摔倒了,当时有点红,没有想到会青一大块,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通过和李老师的沟通,豆爸也感觉老师说的有一定道理,这两个游戏都很多幼儿园流行的游戏,对于孩子的反应能力,分散跑的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应该是不错的,那就应该鼓励豆豆积极的参与游戏。通过短信,豆爸和李老师还决定共同努力,做豆豆的思想工作,让豆豆能喜欢上做游戏。下午接豆豆的时候,豆爸特意找李老师沟通,李老师说今天玩游戏的时候,豆豆玩的很好,还是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豆豆很高兴的参加了。
豆爸以为豆豆已经逐渐的接受这个游戏呢,没有想到刚才快睡觉的时候,豆豆又闹起来,还是不想玩那两个游戏了,根据和老师的沟通,豆爸试着给豆豆做些思想工作,告诉豆豆,这两个游戏是锻炼我们的分散跑的能力的,老师夸奖豆豆做的很好。既然是游戏,里面的角色我们都可以做,就想表哥幼儿园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是,谁都可以当警察,也可以当小偷,这是游戏,没有好和坏的分别的。所以老狼和大花猫的游戏也一样。没有想到豆爸还没有说完,豆豆突然大哭起来,哭着说不想玩游戏了。看来情况还是有点严重呢,千万别出现因为这个游戏豆豆突然不喜欢去幼儿园了,那可就相当麻烦了。豆爸还是决定详细了解一下游戏的内容和规则,看一下到底哪些地方让豆豆如此排斥。
搜索了一下网上,大花猫的游戏没有查到,老狼老狼几点了是个比较传统的游戏,很容易就可以搜索到:
这是幼儿园必玩的游戏,一般是老师扮演老狼,一群小朋友诚惶诚恐地跟在老狼屁股后面,不听地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的回答的时间不断变化着,但是,距离"十二点"越来越近了...
——"老狼老狼几点了"
——“十二点啦!"
听到十二点了的时候,小兔子们四散抛开,大灰狼转身追赶小兔子们,追上了就要吃掉……。
看到这个内容,豆爸还是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听到十二点的那一刻,也许孩子们的小心脏就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大灰狼转身追着四散逃命的孩子们,这个游戏有些惊悚,孩子们心甘情愿地跟在一个会吃掉他们的大灰狼身后问它时间,然后在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中等待那致命时刻的来临...
也许豆爸这样的描述带有成人化的理解成份,但在网上问了很多孩子家长,还是听到不少爸爸妈妈们说自己的孩子也不喜欢玩这个游戏?看来豆豆的这个思想工作还是不好做,这个游戏到底应该不应该做呢?豆爸本身就已经开始迷惑了,这个思想工作应该不应该做呢?也许,保护孩子纯真、善良的性格同样重要,既然她不喜欢,也不勉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