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见闻——交通篇

(2009-10-19 20:28:11)
标签:

北欧

芬兰

交通

秩序

规矩

道路

意识

公共交通

旅游

   豆爸特意把交通单独作为一个话题来写,是因为豆爸在国内开车的感受太深了,相信我们在国内开车的人都有这个感觉:实在太堵了,有时候开车真是一种受罪,在北欧,豆爸感受最大的就是,这里不堵车,在这里开车实在是一种幸福!欧洲见闻——交通篇

    一般谈起国外的交通,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国外的车少,所以不堵车。的确这是个重要的原因,毕竟人家人少,就是每个人都一辆车,总共才多少辆车啊。但这个人少车少只是相对的,因为国外的路也没有国内的宽阔,在那里很少见到超过4车道的路,在国内,双向10车道、16车道的路都很常见,就这还是堵,堵的厉害,如果简单的用车少来解释人家不堵车的原因,似乎是有点偏激了,经过观察,豆爸感觉还是有更重要的原因的。

    首先是开车的人守规矩,半个月的时间,豆爸没有发现任何哪怕很小的违章现象,每一个开车的人都特别谦让,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一开始我是很不习惯的,坐在车上,拐弯是明明很空,很远才有直行的车过来,我们的司机就是不拐弯,一定要停在那里等着直行的车过去,直到视线内没有直行的车了才过,欧洲见闻——交通篇其实市中心的车也不少的,满眼看去都是车,但很有序,很少见到超车、并线、换道的现象,大家都一个速度的开车,不急不燥的,所以车速也不慢,所有的车开的都很稳,坐在车上稍有颠簸、急刹的感觉。最让我们不习惯的就是斑马线,呵呵,按照国内的习惯,看到有车了我们就不过了,想等着车过去,但人家的司机是不过的,你站在那里,他也停在那里,呵呵,有时候会形成僵持状态的,很有趣,也很尴尬。当然,也不是这么绝对的所有人开车都守规矩,据说也有违章的,芬兰的法律对交通违章处罚很有意思,是根据个人收入来定的,前面几篇文章里豆爸提到过,北欧每个人只能有一个帐户,对于每个人的个人收入和个人资产政府是掌欧洲见闻——交通篇握比较清楚的,如果出现违章现象,警察首先会查询一下你的个人资产和个人收入,然后根据这个来决定罚款的数额,所以同样的一项违章行为,处罚起来差别很大的,据接待我们的孙小姐说,诺基亚总部的一个高层因为喝酒违章,一次性被处罚了10万欧元,而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罚款不会超过100欧元的,呵呵,豆爸感觉这和国内还是有差距的,欧洲见闻——交通篇在国内,富人违章被罚款的可能很小吧?一般老老实实交罚款的还不都是咱这些一没关系、二没势力、三没钱财的普通老百姓啊?

    北欧没有宽阔的大路,但路很多,到处都是四通八达的小路,象蜘蛛网似的,也没有什么禁止通行禁止转弯的标志,这些小路大大分流了车辆,人们都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近的路来走,因为哪一条路都走的很顺利,不像国内,开车去一个目的地,我们首先要规划好路线,考虑堵车、禁行等系列因素,特别是很多单行道、禁止转弯、掉头的路口,说是缓解压力,也大大增加了车辆的运行时间,有时候为了掉头我需要沿着某一条路直走个几千米,欧洲见闻——交通篇这不都是逼着更多的车走更多的路吗?国内的路也不少,特别是很多超宽的车道很多,但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不多,很多街道变成了停车场、地摊等等,没有通行的能力,直接导致了大路上车满为患、堵不堪言。哪一条道路说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实施单行时,原来几条车道马上就会变成停车的地方,仅有一车道通行,非但没有增大通行能力,反而把本来该走这条路的车赶到别的路上,有的车为此要绕道,增大了其它道路的压力不说,还大大增加了车辆在路上的时间。

    芬兰的道路都很旧,但不破,市中心的很多道路一看就是很古老,好多年没有修过了,而且大多数是砖铺的,据说是为了利于雨水回收特意不用水泥或者柏油的,路两旁也没有什么艺术造型之类的,清一色的大树,很大,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的,总体上就是很古朴的感觉,就连红绿灯都是那种很老式的,一看就是用了很多年了。但这种古欧洲见闻——交通篇朴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出不协调,古老的街道依旧满足着日益增多的车辆通行。而国内的道路可是很新很新啊,一般来说,国内很多城市都在争创精品路,三五年重修一次,就是没有破也会因为档次不够重修的,行道路还没有长大,刚有个树冠就会“及时”的砍伐,说是树龄大了,生长缓慢,或者说是树种不好,与文明城市不协调等等,反正很多理由,没有理由想出理由也要修,至于原因,恐怕很多人都明白吧?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行其道,无论是芬兰还是瑞典,欧洲见闻——交通篇你不可能会在快车道上看到自行车,更不会看到行人的,尽管北欧的路很少有栏杆和护栏的,只是简单的交通标志线,但那条线就是一堵墙,没有人去逾越的,所以你开车尽管按照标志、车道放心的走好了。估计欧洲司机刚到国内是不会开车的,因为我们开车需要不停的看后视镜、看四周,你要随时堤防着任意一个方向可能会出现的行人或者自行车,一刻也不能大意。当然,北欧为了鼓励大家骑车,专门开辟了自行车专用道,欧洲见闻——交通篇并用法律进行规范,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不像国内,尽管也规划了很好的自行车道,但经常被一些停车、摊贩等等占用着,也有一些人没有走慢车道的习惯,骑车就直奔快车道了,左右穿插,潇洒自如,殊不知开车的同行们是多么的紧张和费神。我想起一个例子,外国人到了国内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城市的每个路口都设有红绿灯还要站那么多的警察呢?这么多的警力就天天站在路口或者红绿灯下,他们在干什么呢?呵呵,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人才能知道答案。

    说起交通的话题,我们不能不说一说公共交通。芬兰的公共交通很发达,公交、轻轨、火车、轮船、基本可以带你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费用也不高,欧洲见闻——交通篇芬兰规定一个半小时内只要投币一次或者刷卡一次就可以任意换乘任意交通工具、任意线路、任何车辆的,也就是一个半小时之内你只要掏一次钱就可以随便坐了,一般一次刷卡是1-3欧元之间,根据你第一次上车的路线远近来决定投币或者刷卡多少的。豆爸体验了芬兰的公共交通,换乘了火车、轮船、公共汽车等,的确很舒适、快捷,方便的很,无论是哪辆车、哪种交通方式,都不拥挤,很干净。所以芬兰人尽管人人有车,有的一个人甚至有几辆车,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公共交通的,除非去比较远的地方、需要多次换乘的才会自己开车。

 

 

豆爸欧洲见闻系列

欧洲见闻——印象篇

欧洲见闻——环境篇

欧洲见闻——育儿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吃饭又不好了
后一篇:2009年10月21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