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左宗棠(4)“湘江夜话”

标签:
杂谈 |
分类: 再说湘军 |
河西潇湘大道,接近湖南大学牌楼口的位置,有一处铜制雕塑:一艘船,上有两人,一人坐着,一人站着,相互对视,仿佛正在谈话。
这一年,左宗棠实岁38,比林则徐小了整整一辈,此时,他正在长沙朱文公祠开馆收徒,此前,他曾在益阳安化陶家坐馆。陶家是安化的名门望族,主人陶澍曾居两江总督,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1837年,陶澍回乡省墓之际,左宗棠为他写了一副对联: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这幅对联,将陶澍平生最得意的事情嵌了进去,他看了自然很高兴,于是拜托左宗棠教育自己的儿子陶桄,左宗棠欣然从命。此后,陶左二人,成为了忘年之交。
1850年以前,林则徐并未见过左宗棠,他们之间,没有过任何交道。这一次,林则徐之所以想见左宗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胡林翼的极力推荐。
胡林翼,益阳人,他是陶澍的女婿,也是左宗棠的好友。胡左两人同岁,更加年轻一些的时候,两人曾抵足而眠,纵论天下,极为相得。后来,胡林翼成为了林则徐手下的一员,便多次向他推荐过左宗棠。或许,同为封疆大吏,陶澍可能也向林则徐提到过左宗棠,不管怎样,林则徐知道了左宗棠这个人,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两人此前从未有过一面之缘。这次他途径长沙,自然非见左宗棠不可了。
于是,就在1850年的某一个夜晚,在岳麓山下,在湘江的一艘小船之上,林则徐与左宗棠见面了,这一次见面,成就了晚清一段佳话,史称“湘江夜话”。
他们二人之间,那一晚具体“话”了一些什么,后人当然无从知晓那些细节。传闻最多的是:林则徐对左宗棠一见倾心,并且把自己收集到的西北史地资料,或许还有一些别的什么资料,都交给了左宗棠,最后他勉励眼前这个年轻人,好好干,中兴大业,非君莫属。
这是一个前辈对一个晚辈充满期望的故事,一点都不神奇。神奇的是,三十年后,林则徐这一晚送出的西北史地资料,正好助了左宗棠一臂之力,一举荡平西北,收复新疆。
有时候我想:只要是一路人,他们之间一定存在一个共同的气场,这个气场在无形之中,总会将他们不可避免地牵引到一起。
2012年10月27日,我与摄像师邹凯一起,来到河西潇湘大道,拍“湘江夜话”雕塑。这天是周六,天气很好,游人很多。摄像机一旦架起,总会引来别人注意。事实上,“湘江夜话”并不显眼,如果没有摄像机对着它,别人经过的时候,或许只会对它匆匆一瞥,但现在,它成为了摄像机拍摄的对象,这让许多人觉得此物非同寻常,于是争相与之合影,这导致我们无法正常拍摄。
我问一个刚刚与林左二人合完影后跳下铜船的萌妹纸:知道这两个人是谁吗?
(余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