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误读的明朝

(2012-09-14 14:49:48)
标签:

毛佩琦

明朝

于谦

湖湘讲堂

历史

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明朝留给我们的印象,黑暗得有些变态。皇帝大多昏庸残暴,太监总是专权跋扈,恐怖的锦衣卫无处不在,正直的官员血流成河。但奇怪的是,这个王朝的疆域之广,“远迈汉唐”;这个王朝的繁盛程度,连康熙皇帝都称赞是“治隆唐宋”;这个王朝的豪华船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这个王朝的经济实力世界第一。

这究竟是个怎样的王朝?为什么后人对它的评价,会出现如此罕见的反差?这个统治中国长达276年的王朝,主宰它命运的,到底是些什么人?

对于“权臣”这个词,通常的解释是掌权且专权的大臣。而事实上,我们要说的这五个明代重臣,既有开国之谋臣、救国之诤臣,也有乱国之奸臣,治世之能臣。他们都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他们都曾对王朝的命运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的实际作用近乎宰相,却无宰相之名。那么他们是否还能像过去的宰相一样,制衡皇权呢?

从今天起,湖湘讲堂特邀著名历史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为您全景讲述明代五位宰相级的大臣刘伯温、于谦、杨廷和、严嵩、张居正,透过他们的治国之路,去重新发现和解读明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