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授骂“教授”:跑官就不要装清高

(2011-05-23 12:54:08)
标签:

湖湘讲堂

竹林七贤真相

学者

跑官

文化

 

 

 

    中国古来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说法,是说境界最高的隐士是隐居于朝廷的,虽然处于喧嚣的时政之中,却能做到大智若愚,淡然处之;次等境界的隐士隐居于闹市,并不离开尘世;而隐居山林的那些人则被称为小隐,在三类隐士中境界最低。

    不过如果按这种说法,连庄子都只能算是档次最低的隐士了,这显然有悖常理。那么,这种大隐、中隐、小隐的划分逻辑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出现呢?在湖湘讲堂刚刚播完的《竹林七贤真相》第十二集《真假隐士之谜》中,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陈代湘教授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假隐”风气带来的社会评价标准的扭曲,并以当前某些学者跑官的现象为例进行了阐释:

    假隐是把隐居当做手段,目的在于出名。有了名气就好办了,就会有人来请。就好像现在的网络推手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帮人在网上蹿红一样,蹿红了就有人关注,有人来请了。有些人想通过隐居求名,而且得了名得了官职之后,还要标榜自己清高,才宣扬大隐隐朝市。就好像学术界有些人先捞个教授的头衔,然后一门心思去跑官,当了官之后,还要到学术界来插一杠子,标榜自己是个做学问的人。

如果全社会都认同大隐隐朝市的观念,那这个隐士和非隐士的标准根本就无法区分,任何热衷于政治的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是大隐隐朝市。

    陈代湘教授认为,要说隐士,还是要纯粹一点。如果不把隐士赞扬得那么高,同时也不把参与政治的人贬得那么低,就没必要宣扬当了官的人还是大隐了。一个人当了官就是出仕,就不能还说他是隐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