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帝退位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0-12-23 12:04:00)
标签:

湖湘讲堂

北洋军阀秘史

文化

 

 

   

 

 

    关于怎么利用辛亥革命中的武昌革命军来玩弄清政府,袁世凯很有一番手段。他一会让北洋新军猛攻武昌城,钳制住革命军;一会又跑到隆裕太后那去哭诉,说革命党势如燎原,清朝玩不下去了,再不退位整个皇族都会遭到屠戮。

    对此,他曾经给自己的幕僚们阐述过这样一番道理:“各位,你们知道拔树的办法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根拔出来的;过分去扭,树干一定会断折。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左右摇撼不已,才能把树根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是棵大树,还是三百多年的老树,要想拔这棵又大又老的树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闹革命,都是些年轻人,有力气却不懂如何拔树,闹君主立宪的人懂得拔树却没有力气,我今天忽进忽退,就是在摇撼大树,等到泥土已经松动了,大树不久也就会拔出来的。”

    袁世凯的拔树之法终于凑了效,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帝退位的诏书发布后,北京城内一片沸腾。街头巷尾,人们见面后纷纷拱手相告:“皇上退位了!共和了!”商家们也悄悄的收起了昔日的龙旗,改换成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放眼望去,街巷楼阁、酒馆茶肆一片彩旗飘展,一个全新的共和时代已经来临。

    而就在清帝退位的当天晚上,袁世凯也剪去了那根保留了五十多年的辫子。当时他没有请理发师,而是让亲信蔡廷干前来帮忙,因为他觉得让外人剪很难为情。在剪的时候,袁世凯说:“我当年练新军的时候,觉得这辫子实在碍事。但这辫子相伴我多年,今天一旦剪去,还真有点不习惯呢!”剪完后,蔡廷干将辫子交到袁世凯手中,袁世凯抚摸了一下,叹了口气,将辫子扔到地上。随后,他站起来大笑道:“姑且咸与维新吧!”

不久以后,袁世凯当上了中国民国的首任正式大总统,并一步步将这个新生的国家重新推回专制的老路上。他就任总统时宣称的“民主共和乃最良政体”,此时成了一句空话。而他在清帝退位晚上所说的那句“咸与维新”的名言,在十年后被鲁迅先生写进了《阿Q正传》,成了一种老辣的讽刺。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兵荒马乱、民主成了闹剧的军阀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