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守衡阳47天,方先觉到底投降没有?

(2010-09-03 16:22:07)
标签:

抗战

衡阳

方先觉

湖湘讲堂

文化

 
 
 
 
 
 
    他是国民党第10军军长方先觉。他带领将士们进行的衡阳保卫战,其悲壮惨烈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喋血孤城》里所展现的常德保卫战。1943年的常德会战,攻城日军3万人,守城国军8千人;1944年的衡阳会战,攻城日军10万人,守城将士1万5千人。常德城守了16天,而衡阳城守了47个昼夜。战事结束时,衡阳城里片瓦无存,一年后国民政府搜求将士遗骸,光骷髅头就从废墟中刨出了3000个。47年前的那段惨烈往事,至今仍在故老的口中流传,斑驳的神秘中依然闪动着当时将士们舍身为国、奔赴前线的身影。
 
    然而,这位连日本人都崇敬有加的抗战英雄,在史学界却一直背着投降的骂名。指责者列出种种理由,称衡阳守军的阵地上曾竖起过投降的白旗,而在衡阳城陷落之前,方先觉就曾向日军提出过投降条件,并且特别要求日方将其送往南京的汪精卫伪政府,其投降行为已经严重到政治变节的地步。
 
    实果真如此吗?在湖湘讲堂新近播出的《湘战风云录》第10集中,主讲人贺琤教授就一一驳斥了上述的观点,为这位一度被人抨击指斥的抗战英雄“平了反”。
 
    关于阵地上竖起投降的白旗一事,贺琤教授公布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1943年8月7日晚,我方守城将士拼得弹尽粮绝,确实曾向日军竖起过白旗。但这只是我军的诈敌之计,而不是真正的投降。当时防守衡阳城天马山的第9团除了大批伤员,只剩下10名仍有战斗能力的士兵。为了不做无谓的牺牲,指挥部命令第9团向后防线撤退,但对面敌人的眼睛鼻子都能看得清楚,那么多伤员怎么能迅速撤离呢?第9团在阵地上插了面白旗,然后就偷偷地用担架往后方抬伤员。恶战许多天,依然没有遇到投降士兵的日军果然中计,停了炮火,一步一步地朝我方阵地摸来。他们的想法,是要好好宣扬这次国军的投降事件,动摇衡阳城里的军心。但是摸过去才发现,整个阵地上人已经走空,他们被耍了。不甘心的日军硬是来了个假戏真做,于是国军阵地竖白旗的照片立刻被印上了报纸,日军借此说得有板有眼,煞有介事。其实这种勾当他们在攻打常德时就干过,不过那个时候他们是派了自己的士兵在城头举白旗,来诬陷守城的将士,做法更卑鄙无耻。
 

    那么,在衡阳城破之前,方先觉到底有没有向日军“示好”、“勾结”呢?1943年8月7日,也就是衡阳城陷落的前一天晚上,方先觉确实曾派出一名懂得日语的军官前往日军的前线指挥所。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投降,而是想与日军交换停战条件。因为他猜测以日军的禽兽心理,死守到城破时,对方一定会屠城。这是他最大的顾忌,而为了给他的第10军挖战壕,挑装备,抬伤员,衡阳的百姓已经在炮火中死亡了3000多人。

   经过反复交涉,方先觉与日军达成了7项停战协定:

1、第10军绝不投降;

2、要求立即停火;

3、日军不能杀害第10军官兵和老百姓;

4、收容伤患予以人道主义的治疗;

5、郑重安葬阵亡官兵;

6、保留第10军建制;

7、绝不离开衡阳。

    而在8月7日当晚,第10军和日军都接到了国民政府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因为担心夜长梦多,日军第68师团长堤三树男当即强攻衡阳城,并于8月8日清晨攻占了第10军的指挥所。事实上,军长方先觉是被对方活捉,而不是投降了日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