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谢谢红网网友“热血看电影”对我们的关注~~!在近期播出的《湘战风云录》中,确实有三集专门讲述常德保卫战,分别是《常德阴谋》《血战孤城》和《援军之谜》。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三集中所讲述的常德保卫战真实历史,比这位网友发帖内容丰富许多,特别是常德城池保卫战中的战斗细节。有兴趣的观众朋友可以留意一下我们的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星期五、六、日的21:30—22:00
重播:每周星期六、日、一的12:00—12:30
或者直接点击我们的网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更新节目视频:
http://tv.hnedu.cn/public/0/205/index.shtml
原帖标题:
《喋血孤城》没上映?抢鲜看常德保卫战吧!
来源:红网
作者:热血看影视
号称暑期唯一国产战争大片的《喋血孤城》,在预告片中就以真实紧凑的战争画面、杀身成仁的铁血精神、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抓住了观众的胃口。然而该片要到19日才能在内地公映,不少性急的观众因此期待能提前了解这次中国“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历史。巧的是,湖湘讲堂本周末播出的《湘战风云录》第五、六集,就刚好讲述了这场惨烈的战役。对此湖湘讲堂制片人柳理表示:“先了解日军进攻常德的这段真实历史,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观众观看《喋血孤城》这类影片时,就更能懂得当时军民在国恨家仇中的煎熬与挣扎,也更容易被那种忠于民族与国家的铁血精神感动。”
那么,对于性急的观众朋友来说,在欣赏影片之前,可以先了解常德保卫战的哪些背景资料呢?
一.常德保卫战怎么打起来的?
笔者在收看湖湘讲堂的《湘战风云录》时,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当时日军一直在攻打长沙,直到他们更换了一个司令官之后,才忽然把矛头指向了常德。
那个被换来的司令官,就是日本福岛的将门之后,陆军大学的高材生,人称“三羽鸟”之一的横山勇。此人是日军军官中的强硬派,对军功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上任之后,立马就着手调动军队攻打常德——他的观点是:这里比长沙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日军进攻常德,是抢占当时中国的粮仓。这里重要的军需物资如稻米,年产三千万石,棉花四万担,其他农副产品数不胜数,早就有“天下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因为物产如此丰富,常德成了当时国民党重庆政府的重要物资基地。另外,如果抢占常德成功,日军向西可以经沅陵进入贵州,南下可以进攻益阳、衡阳,孤立长沙,可谓一石数鸟。
为此,横山勇就算跟上司翻脸也要打常德,他想借常德一战成名。但是如果失败了呢?——横山勇不敢想这事,因为他老本都赌上了。
二.双方兵力对比情况怎样?
这也是观众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湘战风云录》第五集中,朱清如教授就特地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
1943年11月2日晚上,横山勇率领部下气势汹汹地杀奔常德,常德会战打响。当时日军的地面部队是5个师团、5个支队外加部分伪军共计10多万兵力;另外有第3飞行师团做空中掩护。常德当时属于国军的第六战区。第六战区有4个集团军,加上江防军、战区直辖部队的2个军,国军在数量上其实占有优势。
但数量优势与质量优势是两码事。
首先兵源素质国军差一截。日本当时有预备役制度,有系统的军事训练;而国军的士兵有许多是被抓来的壮丁,或是替别人来当兵的,在战场上才学会打枪。从战术素养上来说,双方几乎不在一个档次。
其次是军队损耗程度不一样。日军5个师团在参战前,几乎都从没有直接参战的其他师团抽调联队,甚至旅团级力量进行加强补充;有的师团战斗力是一般师团的两倍。而国军方面是王牌军杂牌军都有,大家都打疲了。
再次是武器装备不一样。这方面日军占有绝对优势,他们还有常规武器之外的毒气弹;而且,当时参战日军所属的第11军,是日军在华作战能力最强的机动部队。
而等到3万日军团团围住常德城时,城里的国军第57师在满员情况下都只有8529人。《喋血孤城》里余程万师长率领部下死守城池的故事,就在这种背景下展开了。
三.《喋血孤城》里的角色有没有历史原型?
《喋血孤城》里的主角余程万师长够铁血、够男人,形象高大硬朗。而在《湘战风云录》第六集的录制现场,主讲人朱清如教授却透露真实的余程万只有1.68米,沉稳少言,人称“儒将”。这位22岁就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天才军事家”,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呢?他指挥过多少战役?余程万家族300年前死战抗清,此时浴血抗日,是有着什么精神力量支撑呢?《湘战风云录》第六集对此一一进行了讲述。
安以轩和袁文康在《喋血孤城》中扮演了另外两个重要的角色——一对在战场上举行婚礼的夫妻。那么,1943年冬季的常德城里,到底有没有过这样一场催人泪下的婚礼呢?笔者在收看《湘战风云录》时,确实发现一位新婚的柴团长在掩护突围时战死在常德城内,后来他被国民党政府追赠少将军衔,但具体情况未曾看得仔细。
当把基本背景弄清楚后,再看《喋血孤城》,就是有备而来,心中有数了。相信性急的观众朋友了解了这些,也会从从容容地坐等好戏上台吧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