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励志典型的堕落人生

标签:
杂谈 |
一个出身卑微的穷孩子,不但武艺好,而且人品正,不贪钱财不好色,双拳打死害人的老虎,被阳谷县县令任命为巡捕都头——这至少也是个刑警队长吧,从而和失散多年的哥哥重逢。这样的经历,完全可以编进各种励志类图书,并且被媒体树为穷且益坚、自强不息的典型了。
可是,这位威名赫赫的打虎武松,最终从阳谷县十大杰出青年,变成了走上不归路的杀人狂,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的不公正、司法的不公正。
武松不但比李逵这样一个莽汉有头脑,而且比鲁达精细得多,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他嫂嫂挑逗她,他严词拒绝。为了维护哥哥嫂嫂的关系,他向哥哥瞒下潘金莲的所作所为,任由潘金莲挑拨。在奉县令之命去东京城出差之前,当面用言语暗示嫂子要安分守己,叮嘱哥哥晚出早归,防止潘金莲红杏出墙。武松这趟公差是做什么呀,原来是县令让他将搜刮来的钱财送到东京亲眷处保管,用来打点门路谋升官。大宋英雄,在贪官的手下,最重要的作用原来是做这个的。
在他出差的时候,潘金莲和西门庆合谋害死了他哥哥。到这个时候,他仍然没有失去理智,找到收敛他哥哥尸首的何九,找到目睹奸情的郓哥,找到撮合西门庆潘金莲的王婆,用软的硬的两手,取得了确凿的证据。然而即便有证据,即便他是一个都头,即便他刚给县令押送金银上京,但在被西门庆用钱买通的县令面前,他无法通过正常的司法程序为死去的哥哥讨个公道,只有自我执法,杀了潘金莲、西门庆。自我执法,就是私刑,这种血亲复仇是古老而野蛮的。但当官府无可维护正义时,血亲复仇不但能获得理解,甚至还有人喝彩。
因为武松有自首情节,更重要的是先前拿了西门庆钱财的县令,这下看到西门庆死了,再偏袒西门庆没什么好处,反过来想起武松为他做过的事,加上民意同情武松兄弟,于是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可见,在知县的眼里,利益是最重要的,事情的真相,社会的公道,根本算不上什么。
在服刑期间,武松本可以好好改造,却被监狱管理人员施恩利用,变成了黑社会似的打手,及至被张都监使计策陷害,武松终于连回归到正常社会的最后一丝机会也没有了。
假如阳谷县令秉公守法,不派武松外出行贿,或者严查西门庆和潘金莲犯下的杀人案,或者监狱管理人员对武松采用人性化的方式进行监管,武松又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蜕变为人见人怕的“天杀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