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网友:《湖湘讲堂》犯了“低级错误”吗?
(2009-09-16 17:10:09)
标签:
回应网友《湖湘讲堂》低级错误文化 |
|
http://blog.rednet.cn/user1/413875/archives/2009/312147.html[
2009-7-10 13:02:00 | By: 湖湘讲堂
]
|
|
《湖湘讲堂》大型系列节目《千古名士潇湘行》本周末即将告一段落了,感谢所有观众和网友的关注与支持!本系列的结局篇为《陶渊明·解梦桃花源》,今天网友“ 冷眼教授”以《陶渊明比李白杜甫小?名牌栏目竟犯“低级错误”!》为题,在红网论坛等知名论坛上发帖并留言,称我栏目“毫无起码的历史常识”,犯了“低级错误”, (http://bbs.rednet.cn/a/a.asp?B=125&ID=18953007&T=0),在此特作如下解释: 一.陶渊明排名靠后并非颠倒历史 作为一档严肃的以弘扬湖湘文化为己任的电视人文栏目,我们从策划《千古名士潇湘行》系列节目起,就将选题定位于古代湖湘的迁谪文化,试图从文学的角度,寻访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不朽足迹的千古名士与湖南的渊源,从中探寻湖湘文化的源流与精神内核。所以特邀著名学者、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广西师大博士生导师沈家庄和中南大学最具人气的“才女教授”杨雨,分别讲述屈原、贾谊、李白、杜甫、柳宗元、杜牧、秦观、辛弃疾等千古名士的故事。他们的痛苦失意,应了“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老话,给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湖湘文化和湖湘性格的形成积淀了最厚重的底蕴,很值得今天的我们挖掘、整理、思考。 相比上述这些名士,陶渊明则是个另类。因曾祖父陶侃曾任长沙公,陶渊明与湖南有着特殊的渊源,但在他本人的生活经历中,究竟到过湖南哪里,对湖湘精神产生过多大的影响,似乎与前面所列的名士不可相提并论。但是,因为一篇《桃花源记》,陶渊明为宣传和推介湖南又做出了不可埋没的巨大贡献。那么,在整个系列节目中,这个人物的品读就不能按照常规的逻辑来进行,更不适合按照时间顺序将其穿插到前面罗列的那些名士之中。所以,《湖湘讲堂》特意将他放在最后,希望从另一个视角解读这个“另类”,也为整个系列留下一个开放性的结尾。 二.希望“解梦桃花源”能回答名士们的精神困惑 什么是名士?闻一多先生曾经这样说: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在古代堪称名士的群体中,胸怀大志,心忧天下,命运多舛,上下求索,这些精神气质和命运特征似乎成为共性。他们的郁气、傲气、倔强气,充塞于天地间,千百年不散;而他们对“和谐社会”的思索,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也影响着后人。 但是,这种精神困惑是永恒的,在当时是难以寻到答案的。所以,机缘就给了湖南,给了陶渊明。当一个个千古名士怀着百转愁肠行走于潇湘大地时,当年地处偏远、颇显蛮荒的三湘四水,似乎处处都有桃源,处处都能激发这些名士的“桃源梦”。地理上的湖湘,与人文中的湖湘,为他们提供了栖息之所,寻梦之缘。陶渊明制造的平等和谐、自然安乐的“世外桃源”,也是第一次以“现实的浪漫主义”回答了那些千古疑问。这种人生智慧,在我们看来,与其他名士留下的传奇佳话、灿烂诗篇,以及精神风骨一样,都是后世湖湘滋养文化、陶铸性情的丰厚宝藏,理当大说特说。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陶渊明安排在最后讲,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观众看完后也应该可以理解的。喜欢看《湖湘讲堂》的观众可仔细观看本周五和周六的节目,从中寻找答案。 从“冷眼教授”的论帖看,这位朋友是湖湘讲堂的忠实观众,或许是爱之愈深、责之弥切吧,您的批评本身就是对我们栏目的一种爱护,很令人感动,在此谢过了!欢迎与我们栏目联系,热线电话是:0731-85392290。 另外要告诉所有朋友的是,从下周五(7月17日)开始,我们将播出一组“寻根湖南”的暑期特别节目,特邀湖南师大著名的“麻辣教授”、极富个性的草根专家谢南斗主讲《湖南人的由来》和《湖南城的由来》,其中,最早的湖南人究竟是什么人?湖南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益阳、岳阳、邵阳、怀化、永州9个城市又是如何演化而来的?这些问题,谢南斗先生将穿越史前十万年时空,用他口味很重的语言、夸张的动作为您一一道来。欢迎到时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