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历史照片谈颐和园的遗产保护(二)

(2012-12-28 15:25:28)
标签:

颐和园

遗产

保护

清漪园

杂谈

分类: 圆明园讲堂

  从万寿山往下拍摄的清漪园画面,曾经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变成了一个土堆,四围廊座的木构窗扇全部无存,仅剩下一圈规整的坎墙。从已经没有了山门的豁口望眼下去,硕大的昆明湖已经干涸,几座岛屿像荒漠中的绿洲,只有远处的十七孔长桥依然宏伟壮丽,这就是清漪园被焚毁后的场景。

从历史照片谈颐和园的遗产保护(二)

1870年清漪园-大报恩延寿寺山门前

从历史照片谈颐和园的遗产保护(二)

 

乾隆时期“万寿庆典图”中的大报恩延寿寺山门

从历史照片谈颐和园的遗产保护(二)

 

宝云阁                                      长廊遗址

从历史照片谈颐和园的遗产保护(二) 从历史照片谈颐和园的遗产保护(二)

 

 

1860年10月费利斯.比托(意)拍摄的昙花阁

从历史照片谈颐和园的遗产保护(二)


 

    颐和园内被毁前的文昌阁(三层),楼顶大钟指向6点30分。清漪园时期的文昌阁比后来光绪时期重修的要高一层,可惜的是,在拍完这张照片后的第二天,文昌阁被英军焚毁。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张照片后面有额尔金的军事秘书亨利·H·克里洛克亲笔写下的说明:“这座位于湖边的钟楼是由斯图尔特·沃特利点火烧毁的“。这张照片是清漪园被毁的建筑中唯一所知纵火者姓名的。

从历史照片谈颐和园的遗产保护(二)

 

 

1870-1880年间汤姆森.理查德(英)拍摄的石舫基座

从历史照片谈颐和园的遗产保护(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